Giuseppe Bruno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11首单曲
专辑简介: 本专辑由艺术家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演绎录制,其中收录了舒伯特的《e小调钢琴奏鸣曲, D. 566》《C大调钢琴奏鸣曲, D. 613》等曲目。 艺术家简介: 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斯佩奇、赞格兰米和塔维纳教授的钢琴、作曲和指挥专业。他还与保罗-博尔多尼学习钢琴,与利奥波德-哈格学习指挥,并在巴黎的IRCAM参加了作曲研讨会。布鲁诺大师是1991年罗马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也是1992年在意大利Vercelli举行的"Viotti"比赛中与小提琴家Alberto Bologni合作的获奖者。他曾为RAI、瑞士电台、梵蒂冈电台和WDR录制节目。2018年,他在莱里奇音乐节上指挥了李斯特被遗忘的歌剧《萨达纳帕罗》的意大利首演。
¥128.00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简介: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的作曲生涯只有短短十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和声与结构探索的引导下他的作曲结构变化如此巨大。1817年3月,舒伯特20岁时创作了《a小调奏鸣曲》(D 537),这是舒伯特在这一体裁上的首部成功之作,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尝试创作多乐章作品,但往往缺少结尾的回旋曲,或者是奏鸣曲式或A-B-A形式的独立乐章。开头乐章在调性关系上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第二主题采用F大调,再现采用d小调。第二乐章 "Allegretto quasi andantino "也采用了多种调式,并突然转入相对偏远的调式。结尾回旋曲的特点是频繁的中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系列未解之谜。奏鸣曲以乐观的A大调结束。这部作品直到1852年才出版。 如果说《D537奏鸣曲》是舒伯特在这一体裁上取得的第一个丰硕成果,那么《A大调奏鸣曲,D959》则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完成于1828年9月,当时舒伯特逝世在即,它与其他重要作品,如《C大调五重奏,D956》和《降E大调弥撒曲,D950》一样,是三部不朽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如今被视为作曲家天才的巅峰之作。所有这些作品都探索了扩展形式,产生了长度不同寻常的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将雄伟的开头构思与亲切的第二主题并列,第二主题贯穿了整个发展过程。在舒伯特的钢琴作品中,罕见地出现了踏板指示的高雅尾声。第二乐章是升F小调的安坦提诺,荒凉、不祥的旋律与极具破坏性的中段相映成趣,中段刺耳的半音阶和音色一定让参加舒伯特奏鸣曲首演的小听众感到困惑。在规模宏大的回旋曲之前,是一段简短而愉悦的回旋曲。在这里,舒伯特采用了《A小调奏鸣曲》慢板 D537 的主题(当时还不为人所知)作为开头主题。同样旋律优美的第二主题与开头的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结构上,气势恢宏的段落以强烈的动态峰值为特色。标有 "presto "的尾声在欢快的基调中结束了这首回旋曲,第一乐章开头的一段短暂引文豪迈地为整部作品画上了句号。 在这张第五张专辑中,朱塞佩·布鲁诺继续为 OnClassical 唱片公司录制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录音则由工程师亚历山德罗·西蒙内托(Alessandro Simonetto)在 Saletta Acustica 'Eric James'录制,由四个 Bruel & Kjaer 麦克风采集。   艺术家简介: 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斯佩奇、赞格兰米和塔维纳教授的钢琴、作曲和指挥专业。他还与保罗·博尔多尼学习钢琴,与利奥波德·哈格学习指挥,并在巴黎的IRCAM参加了作曲研讨会。布鲁诺大师是1991年罗马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也是1992年在意大利Vercelli举行的 "Viotti "比赛中与小提琴家Alberto Bologni合作的获奖者。他曾为RAI、瑞士电台、梵蒂冈电台和WDR录制节目。2018年,他在莱里奇音乐节上指挥了李斯特被遗忘的歌剧《萨达纳帕罗》的意大利首演。
¥128.00
Hi-Res | FLAC | 88.2kHz/24bit 11首单曲
专辑简介: 被冠以“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名号的舒伯特,其钢琴音乐充满了青春的美丽、梦幻,忧郁和悲伤;充满了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对大自然的敬佩热爱。舒伯特的特长是诗意与浪漫,在小结构中追求丰富的层次,这种“小”,使他的奏鸣曲有结构难以拓展的问题,也有人指责其奏鸣曲发展中缺少延伸,因此显得松散,但目前看来其作品还是极富韵味。他的奏鸣曲一般通过主题本身的变化、推进、和声转调来体现明暗音色变化,精巧、丰富,是诗意精灵的组合。 舒伯特共作有22首钢琴奏鸣曲,该专辑包括舒伯特(Schubert)钢琴奏鸣曲D.279,459,慢板 D.178,由OnClassical厂牌于2022年10月21日发行,由钢琴家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演绎。 艺术家简介: 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斯佩奇、赞格兰米和塔维纳教授的钢琴、作曲和指挥专业。他还与保罗-博尔多尼学习钢琴,与利奥波德-哈格学习指挥,并在巴黎的IRCAM参加了作曲研讨会。布鲁诺大师是1991年罗马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也是1992年在意大利Vercelli举行的 "Viotti "比赛中与小提琴家Alberto Bologni合作的获奖者。他曾为RAI、瑞士电台、梵蒂冈电台和WDR录制节目。2018年,他在莱里奇音乐节上指挥了李斯特被遗忘的歌剧《萨达纳帕罗》的意大利首演。
¥128.00
Hi-Res | FLAC | 88.2kHz/24bit 7首单曲
专辑简介: 难以想象弗朗茨·舒伯特的作曲家职业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死神在31岁时便狠心的夺走了他的生命,他的音乐语言将迸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 《A小调钢琴奏鸣曲,D.537》创作于1817年3月,当时舒伯特只有20岁,这首作品也是该类型中首个成功的作品。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第一主题以优美的音响开始,以细小音符的减七和弦分解音型回应。发展部使用即兴曲方式,以转调、音型变化等表现。最后以主调回想第一主题结束。第二乐章是恰如小行板的小快板。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变形的回旋奏鸣曲式。 如果说《A小调钢琴奏鸣曲,D.537》是舒伯特在该类型中的首次取得的成果丰硕的作品,那么《A大调钢琴奏鸣曲,D.959》则是他最后的成果。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去世前三个月完成的。作品以高度的戏剧性、庄严的和弦、潺潺如流水的琶音、高低音区间荡气回肠的咏叹,被后人青睐。 这张是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为OnClassical唱片公司录制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系列的第五张专辑。 艺术家简介: 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曾师从Specchi, Zangelmi和Taverna教授,并最终以钢琴、作曲、指挥荣誉毕业。他作为钢琴家与许多室内乐团和独奏家进行合作演出。他曾与意大利、美国、希腊、罗马尼亚和德国的许多重要交响乐团合作。从1987年-1992年,他参加了意大利斯波莱托的“Due Mondi”音乐节,并于1988年参加了美国的查尔斯顿音乐节。1991年,布鲁诺在罗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1992年,他在意大利维切利的“维奥蒂”比赛中与小提琴演奏家阿尔贝托博洛尼亚以二人组合的形式获得二等奖。他目前是“Trio Petrarca”的成员。在过去的几年里,他被公认为意大利与国际备受推崇的指挥家。现在,他是意大利拉斯佩齐亚“普契尼”音乐学院的院长。
¥128.00
Hi-Res | FLAC | 88.2kHz/24bit 9首单曲
专辑简介: 在舒伯特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就像他当初刚开始写钢琴作品一般,舒伯特开始从贝多芬的作品中寻求灵感。他所作的c小调奏鸣曲选用类似帕萨卡利亚的主题,与贝多芬的c小调32号变奏曲的主题相似 ,揭示了悲伤的本质。慢板乐章似曾相识,令听众回想起三十年贝多芬所作的悲怆奏鸣曲。尾声的乐汇也和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类似。由此可见舒伯特在最后的几个月里,在获得 认可和财务状况稳定之后,试图以钢琴作曲家的身份名垂千古。这首奏鸣曲发表于1839年,与同一年创作的另外两首奏鸣曲一样,在二十世纪依然不被认可。 a小调奏鸣曲于1823年完成,时隔16年之才出版,是他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熟的钢琴作品。开场乐章的英雄主义(尽管常常是悲剧性的)内容是通过管弦乐所表现 。第二乐章为F大调,非常简短。第三乐章回旋曲由三连音组成,以令人惊讶的突然中断的演奏 和更为柔和的第二主题为特色。 目前专辑包括两个简短的作品,分别为1812年所作的C大调行板和1825年所作的c小调快板, C大调行板是舒伯特最早的作品之一,为三段式,这张唱片在为弦乐四重奏所作的版本中也保留了下来。在舒伯特成长为作曲家的道路上,它已经显示出了开创性的特点。C小调快板创作于舒伯特与贝多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会面后不久,也就是贝多芬去世前几天。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大师的致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谐谑曲的回响可以随着小快板的展开而再次被听到。 艺术家信息: Giuseppe Bruno 厂牌简介: OnClassical ,一个拥有杰出艺术家的独立唱片公司,专注于发行独奏和室内乐曲目。作为数字音乐的先驱,它因其超高的品质广受国际音乐杂志、电台和世界各地的发烧友的赞誉。
¥128.00
Hi-Res | FLAC | 88.2kHz/24bit 7首单曲
专辑简介: 在这首致力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完整系列的专辑中,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演绎了《A大调奏鸣曲》(d664)和《C大调奏鸣曲》(d840)。《A大调奏鸣曲》可以说是作曲家在音乐体裁上的第一次突破。 在那个时代,贝多芬已经是20年来无可争议的模范,而舒伯特在多次尝试之后,似乎找到了他自己的声音——这样,一些不完整的奏鸣曲或未完成的乐章幸存了下来。 1819年夏天,舒伯特和他的朋友——男中音约翰·迈克尔·沃格尔(Johann Michael Vogl)一起前往斯太尔地区的奥地利乡村。据说,正是在这里,他创作了《A大调奏鸣曲》。其灵感来自年轻的钢琴家约瑟芬·冯·科勒(Josephine von Koller),因为舒伯特认为他不仅非常动人,而且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这首奏鸣曲于舒伯特过世后的1829年发行,被称为作品120号,并经常被称为“《小A大调》”,以此区别于舒伯特十年前所作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同调奏鸣曲。 《C大调的奏鸣曲》(D840)发行于舒伯特过世后的1861年,在发行一段时间后,被认为是舒伯特最后一部作品——因此,它的意大利昵称为“reliquie”( 遗物)。这一假设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这部作品只完成了两个乐章,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几个部分都是以手稿的形式被发现的。然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这首奏鸣曲最有可能写于1825年,与《A小调奏鸣曲》(D845)为同期的作品,可能舒伯特认为它价值不大,放弃了它而继续创作其他作品。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许多作曲家和钢琴家承担了完成后两个乐章所缺失部分的任务,其中最著名的是恩斯特·克里内克(Ernst Krenek)(1921-22)和保罗·巴杜拉·斯柯达(Paul Badura-Skoda)(1976)。 这张专辑展示了朱塞佩·布鲁诺(Giuseppe Bruno)自己完成的作品——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12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