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 Rubinstein

在20世纪的钢琴艺术史上,有一位大师的光芒异常璀璨。为了表彰他对表演艺术的杰出贡献,美国政府曾授予他自由勋章;英国王室曾授予他二级骑士勋位;荷兰皇室曾赐予他荷兰拿索骑士团荣誉,并将一种新培植的郁金香以其名命名;1971 年,他荣获丹麦年度音乐奖与法国雷吉昂德努彭勋章;1972年,他又获得法国艺术院院士头衔。这位集诸多光环于一身的钢琴大师便是: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20世纪最为杰出的四大钢琴演奏家时名列榜首的现代钢琴泰斗、美籍波兰钢琴家亚瑟鲁宾斯坦。 鲁宾斯坦是一位非常全面的钢琴家。他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作曲家的作品都有着深刻的研究,并能将其同样演奏得精彩绝伦。他的演奏粗犷而细腻,他的音色明亮而华丽,他对乐曲的诠释总是带着高贵的气质与特有的浪漫。鲁宾斯坦对肖邦的音乐具有权威性的理解,他所演奏的肖邦可谓是空前绝后的珍品,其指尖流淌出的是波兰人所特有的力量与热情。有人说鲁宾斯坦在演绎肖邦作品时,与其说是他在演绎肖邦,还不如说他是在借肖邦的音符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从这一点上看,鲁宾斯坦的演绎确实要比别人多了一份坦然。著名指挥家、钢琴家巴伦博伊姆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评价鲁宾斯坦的演出:“是鲁宾斯坦让我了解了肖邦。他开场常弹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他高贵、宏大的演奏风格与当时流行的像患了结核病似的病态、感伤的肖邦演奏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宾斯坦的处理非常有阳刚之气,他弹出了音乐的高贵与宏大,我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

 全选 
FLAC | 44.1kHz/16bit 101首单曲
专辑简介: 《鲁宾斯坦: 经典钢琴协奏曲集(Arthur Rubinstein Plays Great Piano Concertos)》涵盖了11张碟,这些作品集再次印证鲁宾斯坦浪漫音乐的高超表现力。这套专辑的录音涵盖了一个巨大的音乐范围,从贝多芬到肖邦和勃拉姆斯。这套专辑的曲目大部分被称为“战马”曲目,十三个小时的协奏曲,录音质量好,乐团和指挥家都很了不起。专辑曲目包括五首莫扎特协奏曲(17、20、21、23、&24)、五首贝多芬协奏曲、两首肖邦协奏曲、两首勃拉姆斯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协奏曲、舒曼、格里格、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及德法拉、肖邦、希曼诺夫斯基的其他几首作品。这些都是精彩的演出,录音充分捕捉到钢琴和乐队的声音,此专辑拥有非常出色的音响效果。鲁宾斯坦做了所有伟大艺术家都会做的事--他把困难的声音变得毫不费力,他的每一个乐句、重音、音符、气氛都是不疾不徐的清晰明确而且简洁优美。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04年在巴黎和拉威尔会面,1906年在卡内基厅举行美国首演。1912年造访伦敦,并和易沙意共同演出多场1916-1917年在西班牙和南美洲巡回。1932年起数年间,为了扩展演出曲目并磨练技巧,阿图尔·鲁宾斯坦暂别舞台生涯。1939年移民美国,前于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战后他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但却从不履足于德国土地之上。1961年十月到十二月间,他在卡内基厅演出一连串马拉松式的音乐会,演奏曲目自巴哈到史特拉汶斯基,遍及70名作曲家的90首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248.00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4首单曲
本专辑中鲁宾斯坦演奏了两位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的作品,他与法雅交好,曾亲自将他的《火祭之舞》改编成钢琴独奏,为作曲家推广了知名度。也曾与拉赫玛尼诺夫就音乐交换过意见,并深爱他的音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创作于1934年,拉赫玛尼诺夫已离开祖国到美国17个年头了。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本曲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其中第18变奏的那支纯朴抒情的曲调,非常有名。 德·法雅是近代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体现了西班牙音乐中最富色彩的一面,他的作品保持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传统,并具有印象派特征。这首 1915年完成的钢琴与乐队组曲《西班牙花园之夜》是作者为数不多的代表作之一。乐曲主题基于西班牙民间音乐,表现该国特有乐器的效果(表现于节奏、调式、装饰音型等方面)。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58.00
Hi-Res | FLAC | 44.1kHz/24bit 50首单曲
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是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 同为波兰人的鲁宾斯坦对肖邦钢琴作品的诠释为世界所公认。他一生中曾数度录制肖邦各种重要作品,体裁涵盖广泛。在一次又一次的录音中,他逐渐接近了肖邦音乐的本质,进入肖邦音乐中无垠境界与丰富意境的中心,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矫饰、花腔与身段,达到纯粹的音乐表现境界。 鲁宾斯坦的演奏曲目并不局限于肖邦的作品。在演奏风格上,他对于古典乐曲倾向华丽而不炫技。 本专辑的50首乐曲均为鲁宾斯坦本人演绎,曲目以肖邦和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为主,如肖邦的十数首夜曲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和《悲怆》,兼带有勃拉姆斯、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的部分代表作。 “对艺术而言,完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完美出现的同时也代表着死亡。在我的观念里,一场真正好的音乐会(或许我曾经演奏过这样的音乐会,或许没有)就像一扇小窗,它希望有更好的东西出现,即真正的快乐。这是我的梦想,我的白日梦,我希望能在音乐会后告诉大家:你们还有耐心听我再弹一曲吗?我希望我可以弹得更好,就是现在!”——鲁宾斯坦。 曲目信息: 肖邦: 夜曲:Op. 9三首:降B小调第1号、降E大调第2号、B大调第3号 Op. 15两首:升F大调第2号、G小调第3号 Op. 27两首:升C小调第1号、降D大调第2号 Op. 32:B大调第1号 Op. 37两首:G小调第1号、G大调第2号 Op. 48两首:C小调第1号、升F小调第2号 Op. 55:F小调第1号 E小调第19号夜曲, Op. 72,第1号 谐谑曲:B小调第1号谐谑曲, Op. 20 降B小调第2号谐谑曲, Op. 31 升C小调第3号谐谑曲, Op. 39 叙事曲:G小调第1号叙事曲, Op. 23 F大调第2号叙事曲, Op. 38 降A大调第3号叙事曲, Op. 47 钢琴协奏曲:F小调第2号钢琴协奏曲, Op. 21:第二、三乐章 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 Op. 35 前奏曲:E小调前奏曲, Op. 28, No. 4 升F小调前奏曲, Op. 28, No. 8 降D大调前奏曲, Op. 28, No. 15“雨滴 ” 降B大调前奏曲, Op. 28, No. 21 F大调前奏曲, Op. 28, No. 23 练习曲:C小调练习曲, Op. 10, No. 12“革命” 玛祖卡:D大调玛祖卡, Op. 33, No. 2 波兰舞曲:降A大调第6号波兰舞曲, Op. 53“英雄”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 Op. 27 No. 2 “月光” (Remastered) C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 Op. 13 “悲怆” (Remastered) F小调第23号钢琴奏鸣曲, Op. 57 “热情” (Remastered) 降E大调第26号钢琴奏鸣曲, Op. 81a “告别” (Remastered) 勃拉姆斯:A调间奏曲 Op. 118, No. 2 德彪西:前奏曲,第二册, L.123:No. 8, Ondine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三幕(钢琴改编版):俄罗斯舞曲、彼得鲁什卡的小屋、忏悔节集市
¥158.00
Hi-Res | FLAC | 44.1kHz/24bit 43首单曲
1961年的秋天,传奇钢琴家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为纽约和来自全世界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10场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在这10场音乐会中,鲁宾斯坦一首也没有重复的演奏了来自79位作曲家的90部作品,从巴赫到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到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无所不奏,因此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形容为一场“马拉松”式的演出。 专辑从这些演出的历史录音中精选了包括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斯特拉文斯基在内10部精彩作品,包括4首此前从未经发表过的作品。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7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4首单曲
RCA Living Stereo系列传奇录音 – 鲁宾斯坦演奏肖邦 肖邦所创作的谐谑曲音乐形象对比鲜明、结构庞杂。谐谑曲本意味着戏谑,但在肖邦这一套作品中却并无突出的戏谑,更多体现的是作曲家的忧郁与个人的抗争,也隐含着讽刺和自嘲。李斯特认为,这套谐谑曲表达的是“激烈的愤怒与绝望的情绪,时而会有辛辣的讥讽、顽固的自尊。”四首谐谑曲,特点各不相同,这些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在肖邦的笔下,发展成了独立的乐曲形式。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4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4首单曲
RCA Living Stereo系列传奇录音 – 鲁宾斯坦演奏肖邦 肖邦的叙事曲是直接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在肖邦之前的叙事曲,主要用于声乐范围,肖邦第一次创造性地将这种体裁运用到器乐中来,而且在性质上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一种大型的乐曲,结构复杂,有宽广的展开,戏剧性冲突比较鲜明,提高了叙事曲的表现力并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使它具有宏伟广阔的史诗性的内容。   肖邦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1842年。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4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简介: 很多人说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最无懈可击的就是他弹奏的叙事曲(Ballades),大师的演绎充满情感,不温不火。同样作为波兰音乐家,鲁宾斯基遇到了肖邦,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真的非常令人期待。在Hi-Res技术复原下的本张专辑里,你可以听到鲁宾斯基的伴随着演奏,有节奏的呼吸,甚至还有击打键盘时手指的触音,很难想像在录制这张专辑的时候,大师已经70多岁了。多年的实战经验,和对音乐理解的不断深化和沉淀,造就了这张浪漫至极的集大成之作。 录音时间: 1959年4月28日至29日,1959年3月25日至26日,纽约曼哈顿中心
¥14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6首单曲
专辑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 1.伦敦新交响乐团 指挥:斯坦尼斯拉夫·斯卡罗瓦切夫斯基 2. RCA维克多交响乐团 指挥:阿尔弗雷德·沃伦斯坦 鲁宾斯坦一生不断汲取肖邦的作品。 这张专辑将两首肖邦协奏曲作为鲁宾斯坦晚年的权威性演奏,自发行以来从未从目录中消失。 第一张是与年轻的斯卡罗瓦切夫斯基合作的,1961年在伦敦由著名的Decca工程师Kenneth Wilkinson录制。 第二号于1958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录制,是著名的 "活体立体声 "录音之一,著名工程师刘易斯·莱顿理想地解决了钢琴与乐队之间的困难平衡。 (按照当时的习惯,管弦乐引子以简化的形式演奏。 这是鲁宾斯坦两张立体声唱片中的第一张(管弦乐前奏按当时的习惯采用了简化的形式),其跳跃的青春气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他后来与奥曼迪的录音中是听不到的。) 录音时间: 1. 1961年6月8日至9日 伦敦,瓦萨姆斯托礼堂 2. 1958年1月20日 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4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3首单曲
专辑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 芝加哥交响乐团 指挥:弗里茨·莱纳 鲁宾斯坦与莱纳及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共同演绎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本专辑是鲁宾斯坦三张唱片中的第一张,是在RCA第一次录制R.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一个月录制的。 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杰作,是两位喜怒无常的艺术家个性冲突的结果。 鲁宾斯坦和莱纳及芝加哥交响乐团除了这首勃拉姆斯外,只录制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狂想曲》,但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没有实现进一步的合作。 录音时间: 1954年4月17日 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厅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4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12首单曲
专辑简介: 1962年至1963年,在纽约录制了四首著名奏鸣曲。 鲁宾斯坦(Rubinstein)把握了这些作品中泛滥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规模地描绘了每首奏鸣曲的个性。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文献的"新约圣经",其中《月光》、《悲怆》、《热情》、《告别》等又是最负盛名和最为人所熟悉的,所有钢琴名家无不一试身手。此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晚年对这四首名曲的精彩演绎,曾获日本唱片艺术杂志推荐,企鹅杂志更给予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 它记录了一代巨匠在其音乐造诣最高、最成熟,人生最巅峰时期演奏的最具代表性、评价最高的曲目。 录音时间: 1962年4月6日(1-3) 1963年1月25日至30日(4) 纽约曼哈顿中心 艺术家简介: 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波兰犹太裔美国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1961年10月到12日,阿图尔·鲁宾斯坦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一系列马拉松式音乐会,他在这几场演出中弹奏了九十首、七十位作曲家(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1976年六月十曰,阿图尔·鲁宾斯坦以89之龄,在伦敦的维格摩尔厅举行告别演奏会。丰富的唱片录音与影片保存其独树一格的琴艺。他在钢琴史上的地位无疑可列入十九世纪末的巨人之一。
¥14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