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Fingerhut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20首单曲
专辑简介: 钢琴家玛格丽特·芬格哈特(Margaret Fingerhut)呈现了一系列如同安可曲般的作品,这些作品探索了作曲家如何将钢琴这一本质上属于打击乐器的乐器转化为能够“歌唱”的乐器。这是一张高度个人化的专辑,诞生于芬格哈特近期因伤势威胁到自己“歌唱”能力——即弹奏钢琴的能力——的时期。 专辑的标题来自约翰·梅特考夫(John Metcalf)1999年的美丽作品,这是专辑曲目中最为现代的作品。其轻盈的旋律,带有民歌或摇篮曲的色彩,将我们带回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他奠定了“无言之歌”这一持久的概念。他创作了八卷这样的简短而简单的作品,其中两首在此专辑中收录。李斯特,这位杰出的改编大师,在其对舒伯特、舒曼和肖邦歌曲的华丽改编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普朗克(Poulenc)在其《即兴曲第15号》中,向埃迪特·皮雅芙(Edith Piaf)致以深情的致敬,而格什温(Gershwin)则在《乔治·格什温歌曲集》中将自己那些光辉的歌曲改编集合了起来,其中芬格哈特选择了六首。苏克(Suk)、阿尔贝尼斯(Albéniz)和瓜斯塔维诺(Guastavino)的富有表现力的作品,充满了民歌和音乐民族主义的气息,它们也被收录在此专辑中。专辑的最后是两首由最著名的旋律作曲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创作的作品:《旋律》(Mélodie),作品3号第3首和著名的《声乐练习曲》,作品34号第14首,最初为一位歌手所写。 演奏家简介: 玛格丽特·芬格哈特(Margaret Fingerhut)被誉为她这一代最具诗意的钢琴家之一,她凭借富有创意的独奏音乐会节目《钢琴主题的世界》(“A World of Piano Themes”)在多个国家吸引了广泛的观众。在这些节目中,她探索了钢琴曲目中的种种经典与冷门之作,并亲自通过钢琴向观众介绍这些音乐。 作为协奏曲独奏家,芬格哈特曾与多个知名乐团合作,在皇家节日音乐厅、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和巴比肯音乐厅等重要场馆演出。她的演奏常常出现在BBC第三频道、经典FM以及全球许多电台。她还曾在托尼·帕尔默(Tony Palmer)导演的电影《证词》(Testimony)中出演,影片讲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故事。 作为Chandos唱片公司艺术家,芬格哈特发行了多张专辑,涵盖巴克斯、舒曼、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作品,广受好评。她还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师班,并为多个音乐比赛担任评委。此外,她在教学和写作方面也有显著成就,曾为《古典音乐》和《钢琴家》等杂志撰写文章。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9首单曲
专辑简介: 肯尼思·莱顿是一位颇有造诣的钢琴家,他作为作曲家和音乐家的活动常常以钢琴为中心。作为一名作曲家兼钢琴家,他对钢琴有着与生俱来的理解,并称之为 "取之不尽的可能性"。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为钢琴而作的第一号奏鸣曲,作品 1a,而他在 58 岁英年早逝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钢琴前奏曲汇编的开端,这部作品的部分完整曲目将在此次独奏音乐会上展出。莱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到钢琴前,他的创作往往是出于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受人委托。事实证明,钢琴是他创作最具技巧性和实验性音乐的绝佳工具,但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为年轻演奏家创作风格简单、不具挑战性的作品的机会。 这张唱片中的两首作品是他在 1951 - 55 年间首次录制的,那是他自我探索音乐语言的时期,其中包括在罗马跟随前卫作曲家佩特拉西(Petraassi)学习的一段时期。冬景》是一首由七个短乐章组成的组曲,至今尚未出版,据了解,莱顿或他同时代的人从未公开演奏过这首组曲。这首曲子与渐进式的第三奏鸣曲作品 27 一样,展现了雷顿日益精湛的钢琴技巧。 肯尼思·莱顿,英国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韦克菲尔德。早年父母都支持他学习音乐,先是进入韦克菲尔德教堂合唱团唱歌同时学习钢琴。1947年获得奖学金并进入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学习古典文学。1950年毕业。1951年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引起了芬齐的注意,芬齐将他介绍给了沃恩威廉斯。他的早期作品也相继在伦敦上演。之后他分别在利兹、爱丁堡等大学任教。1968年在牛津大学任教,接替鲁布拉在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的职位。1970年回到爱丁堡大学担任音乐教授。1988年在爱丁堡的家中去世。莱顿以其宗教与合唱作品最为著名,同时也作有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作品。 玛格丽特·芬格胡特(Margaret Fingerhut)在Chandos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唱片。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她被誉为 "一位杰出而时尚的倡导者"。
¥128.00
Hi-Res | FLAC | 44.1kHz/24bit 25首单曲
专辑简介: 在这张专辑背面的注解中写道,如果要推荐一位值得肯定的作曲家,肯尼思·莱顿(Kenneth Leighton)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莱顿的钢琴作品并非全无价值,但也谈不上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这位英国作曲家(1929-1988)具备专业的创作手法、扎实的结构感和迷人的旋律灵感,但是他过于“明晰和纯净的品味”有时会限制他采用更大胆的创作方式,这使得其作品偏向学院派。在这首专辑收录的曲目中,“Five Studies”展示了莱顿的高水准作曲技巧,这些作品风格独特,传达出了些许的痛苦情感;向布索尼致敬的“Fantasia contrappuntistica”曲目编排架构宏伟,但知名度却不及布索尼的同名作品; “Sonatina No.2”优雅流畅,简单动听,而“Pieces for Angela”则注重教学功能。晚期的作品“Four Romantic Pieces”使用了厚重的音响效果和近乎即兴的手法。钢琴家玛格丽特·芬格胡特在演奏中展现出了稳健的钢琴技巧,这与Chandos公司高质量的录音相得益彰,是一部十分适合钢琴音乐收藏者的专辑。 艺术家简介: 玛格丽特·芬格胡特(Margaret Fingerhut,1955年3月30日出生)是英国著名古典钢琴家。她因其经常举行独特风格的音乐会而闻名,在这些音乐会上她常常会演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钢琴曲目。作曲家保罗·戈弗雷也盛赞她成功推广了英国20世纪的非主流钢琴音乐。芬格胡特曾在北伦敦女子学院和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又跟随多位著名钢琴家进行深造。她嫁给了商人大卫·泰勒,在先前的一段婚姻中育有一子。芬格胡特曾与伦敦交响乐团等世界知名管弦乐团合作,在皇家节日大厅等著名音乐厅演出。她为Chandos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罕见的钢琴作品,其中多张专辑获得提名和大奖。除此之外,芬格胡特也致力于推广当代音乐,包括曾在维格摩尔大厅等地举办多位当代作曲家的作品首演音乐会。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在皇家北方音乐学院任教一段时间。2019年,她举办募捐音乐会,为英国难民筹得8.8万英镑善款,因此被授予“庇护城市英雄”奖。 作曲家简介: 肯尼思·莱顿(Kenneth Leighton,1929.10.2-1988.8.24)是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教堂和合唱音乐、钢琴、管风琴、大提琴、双簧管等器乐作品,以及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和一部歌剧, 并为英国合唱音乐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莱顿1929年出生于约克郡韦克菲尔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他的音乐天赋很早就被发现,并顺利成为韦克菲尔德大教堂的童声歌手。在母亲和牧师的鼓励下,他开始学习钢琴,并表现出非凡的天赋。1947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学习古典文学,同时也学习音乐。毕业后,他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奖学金并前往罗马跟随作曲家佩特拉西学习。1952年回国后,莱顿曾短暂在皇家海军音乐学院任教;1953-1956年在利兹大学担任格里高利音乐研究员,1956年任爱丁堡大学音乐讲师和高级讲师;1968年转任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音乐研究员;1970年返回爱丁堡大学担任里德音乐教授至1988年去世。他的学生中不乏杰出人才。
¥12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