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介绍:
作为顶尖的中音萨克斯演奏家,菲尔·伍兹(Phil Woods)的艺术生涯以精湛技艺与鲜明风格著称。这张由 Chesky Records 于 2020 年推出的精选集《Chesky's Best of Phil Woods》,聚焦其硬波普风格代表作,收录 14 首经典曲目 —— 既涵盖《Waltz for Debby》《A Night in Tunisia》等爵士乐标准曲的特色演绎,也包含《Charles Christopher》《Real Life》等展现其创作与即兴能力的作品,同时不乏《Adios Nonino》《Oblivion》等融合多元音乐色彩的曲目。专辑精准捕捉伍兹中音萨克斯的清亮质感与乐队伴奏的细腻层次,既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浓缩回顾,也为硬波普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极具收藏价值的聆听选择。
艺术家介绍:
菲尔·伍兹(Phil Woods)咆勃乐派的中音萨克斯大师 菲尔·伍兹堪称咆勃乐派的真正大师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便确立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且在长达数十年的卓有成效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自身的音乐理念。作为爵士乐界顶尖的中音萨克斯演奏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与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伍兹与音乐的缘分始于少年时期——他的第一支次中音萨克斯由叔父馈赠,12岁起便开始认真钻研演奏技艺。1948年移居纽约前,他一直在家乡参与本地演出与音乐学习,积累了早期的舞台经验。此后,伍兹的音乐之路愈发系统:他先后师从知名音乐人伦尼·崔斯坦诺,还进入曼哈顿音乐学院及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主修单簧管专业,扎实的专业训练为他后续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职业生涯中,伍兹曾与多位爵士乐界的重要人物及乐队合作:1954年加入查理·巴内特乐队,1955年与吉米·雷尼合作,还曾效力于乔治·沃灵顿乐队、迪兹·吉莱斯皮乐团、巴迪·里奇乐队(1958-1959年)、昆西·琼斯乐队(1959-1961年),并在1962年随班尼·古德曼乐队参与了著名的苏联巡演。不过,自1955年起,他便将重心放在领导自己的乐团上,其中包括50年代与中音萨克斯手吉恩·奎尔共同创立的组合“菲尔与奎尔”(Phil and Quill)。个人生活方面,伍兹在1950年代与已故咆勃乐传奇查理·帕克的前妻陈女士结婚,成为歌手金·帕克的继父;因在咆勃爵士乐领域的卓越表现,他曾被誉为“新帕克”,但他的演奏风格始终保有鲜明个性,从未沦为帕克的复制品。因对当时美国爵士乐坛的现状感到失望,伍兹于1968年移居法国;此后数年,他组建了极具前瞻性的“欧洲节奏机器”(European Rhythm Machine)乐队,该乐队倾向于前卫音乐风格,成员包括钢琴家乔治·格伦茨。尽管这段前卫音乐尝试仅是伍兹咆勃乐生涯中的一段插曲,但其留下的录音作品至今仍散发着新鲜的艺术活力。1972年,伍兹重返美国,尝试组建以键盘手皮特·罗宾逊为核心的电子乐团,不过这一尝试未能取得预期成功。 1973年成为伍兹音乐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与钢琴家迈克·梅利洛、贝斯手史蒂夫·吉尔摩、鼓手比尔·古德温及吉他手哈里·利希共同组建五重奏,这支乐队一经成立便大获成功。现场专辑《Showboat现场》的发行,正式奠定了乐队在爵士乐界的地位;此后虽历经数次人员调整,乐队仍坚持开展全球巡演,影响力持续扩大。1978年哈里·利希离队后,乐队更名为“菲尔·伍兹四重奏”;1983-1989年间,小号手汤姆·哈雷尔加入,乐队重回五重奏编制;之后长号手哈尔·克鲁克(1989-1992)、小号手布莱恩·林奇又相继接棒。钢琴手方面,迈克·梅利洛于1980年单飞后,哈尔·加尔珀(1980-1990)、吉姆·麦克尼利(1990-1995)、比尔·查尔拉普先后接任;而贝斯手史蒂夫·吉尔摩与鼓手比尔·古德温自乐队创立之初便始终伴随伍兹左右,成为他最坚实的音乐伙伴。伍兹的乐团不仅深耕咆勃乐传统曲目,还积极开拓独特的曲库,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乐队风格。 除了领导自身乐团,伍兹的合作与录音成就同样斐然:他为比利·乔尔的热门单曲《就爱你这样》(*Just the Way You Are*)献上了标志性的中音萨克斯独奏,成为这首歌曲的经典记忆点;他也是作曲家米歇尔·勒格朗最青睐的音乐人之一,常受邀参与其作品合作。自50年代中期以乐团领队身份正式出道后,伍兹的录音生涯横跨数十载,合作厂牌极为广泛,率领五重奏/四重奏乐队为RCA、Gryphon、Adelphi、Clean Cuts、SeaBreeze(其中两套作品加入了克里斯·斯旺森富有创意的合成器演奏)、Red、Antilles、Palo Alto、BlackHawk、Denon等厂牌录制专辑,尤其为Concord厂牌留下了大量高质量作品。在他的众多录音中,1960年Candid厂牌的《摇摆权利》、1974年32 Jazz厂牌的《森林之乐》、1981年Antilles厂牌的《同类相聚》、2002年EMI厂牌的《巴黎摇摆的美国人》(*Swingin' Americans in Paris*)均堪称其职业生涯的重要代表作。 意大利唱片公司Philogy(该公司收录了伍兹乐队的部分广播录音与现场演出作品),便是以这位广受喜爱的杰出中音萨克斯演奏家命名,足见其行业影响力。即便步入21世纪,伍兹的音乐活力依旧不减:2005年,他与洛杉矶爵士乐团合作录制现场专辑,该专辑于2006年由Jazz Media发行;同年晚些时候,Kind of Blue厂牌推出他的专辑《美国歌谣集》,收录了他对多首流行与爵士经典曲目的全新演绎。此外,在历经多年努力争取到作家A·A·米尔恩作品的演绎权后,伍兹于2009年推出专辑《儿童组曲》,以此向米尔恩的经典著作《小熊维尼》致敬。2015年9月,菲尔·伍兹因肺气肿并发症逝世,享年83岁,为其传奇的音乐生涯画上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