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简介:
这是 “The BIG Finish ”告别巡回演唱会的全新现场专辑,乐队在演唱会上演唱了畅销百万的 “Lean Into It ”专辑全集以及其他经典作品。该版本是Mr. Big粉丝的必备纪念品,也是对 “The BIG Finish ”巡演的美好回忆。
2024年早些时候,Mr. Big启动了他们的最后一次全球巡演,恰如其分地命名为“The BIG Finish”。 第一站于2023年7月20日在日本名古屋启动,乐队随后走遍东南亚,在11场爆满的演出中为成千上万的忠实粉丝表演。接着,Mr. Big将“The BIG Finish”带到了南美洲、欧洲的初步巡演,以及两次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巡演,他们在Billy Sheehan的家乡纽约州布法罗于6月6日进行了最后一次美国演出。剩下的演出于7月13日在保加利亚开始,并持续到8月23日在罗马尼亚结束。在这次最后的巡演中,Mr. Big乐队的鼓手由Nick D'Virgilio(Spock's Beard、Big Big Train)担任,他是乐队的老朋友,接替了2018年因帕金森病英勇抗争去世的创始鼓手兼歌手Pat Torpey。经过35年的全球巡演,Mr. Big的音乐将迎来最后的谢幕,用一张现场专辑来让这段音乐历史永存。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请使用支持杜比音源的设备进行播放
专辑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作为美国一支备受关注的摇滚乐团,从成立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过上百场的演出,这部由日本厂牌Evosound所打造的专辑,收录了Mr. Big十多年来的精选曲目,从日本的武道馆一直到仙台市,每一首曲目都耳熟能详,但是选自各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让听众仿佛打破了距离的限制,亲身经历了每一次热烈的现场音乐。并且专辑中的录音都在2023年进行了重新制作,使得其中的音质有了更大的提升。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作为美国一支备受关注的摇滚乐团,从成立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过上百场的演出,这部由日本厂牌Evosound所打造的专辑,收录了Mr. Big十多年来的精选曲目,从日本的武道馆一直到仙台市,每一首曲目都耳熟能详,但是选自各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让听众仿佛打破了距离的限制,亲身经历了每一次热烈的现场音乐。并且专辑中的录音都在2023年进行了重新制作,使得其中的音质有了更大的提升。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美国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Lean Into It”将推出30周年的纪念版。这张1991年的专辑特色是其中收录了跨界歌曲“To Be With You”,它几乎在全球的各大音乐榜单都名列第一。其他的单曲像“Just Take My Heart”也是英国前30名的热门歌曲。不仅作为一个经典、一个时代的回顾,Evosound厂牌也对录音进行了修复和提升,使得这些曲目拥有了更耐听的音质。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美国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Lean Into It”将推出30周年的纪念版。这张1991年的专辑特色是其中收录了跨界歌曲“To Be With You”,它几乎在全球的各大音乐榜单都名列第一。其他的单曲像“Just Take My Heart”也是英国前30名的热门歌曲。不仅作为一个经典、一个时代的回顾,Evosound厂牌也对录音进行了修复和提升,使得这些曲目拥有了更耐听的音质。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Take Cover”这张专辑包含了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第四张专辑“Hey Man”中的两首曲目(“Take Cover”和“Goin’ Where the Wind Blows”),一首独立发行的曲目“Shoot the Moon”,还有他们1991年专辑“Lean into It”中的歌曲“Just Take My Heart”的现场版本,以及他们1993年专辑“Bump Ahead”中的歌曲“The Whole World's Gonna Know”的现场版本。歌曲 "Take Cover “曾出现在“洛克人”(Mega Man)动画系列的原声专辑中。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Hey Man”是硬摇滚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这将是他们在2011年的专辑“What If….”之前与吉他手保罗·吉尔伯特(Paul Gilbert)合作的最后一张专辑。这张专辑是Mr. Big在日本发行的最成功的专辑,在日本音乐排行榜Oricon上名列前茅,并保持了16周的冠军位置。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大部分的乐迷都会认为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是一个流行的流行摇滚乐队,而事实恰恰相反。Mr. Big的灵魂由两位艺术家组成的,分别是保罗·吉尔伯特(Paul Gilbert)和比利·席恩(Billy Sheehan)。至少在一开始,歌曲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是两人表演的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个团队的配合显得更加的突出,并在他们第二张专辑中后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这部专辑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Mr. Big作为一个整体,成员之间的配合也显得更加默契。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Actual Size”是美国摇滚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于2001年8月发行。这是他们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以吉他手里奇·克特兹(Richie Kotzen)为主音吉他手的专辑。并且这张专辑也是Mr. Big九年来唯一一张录音室专辑,直到2010年的“What If…”。专辑中的歌曲 "Shine “被用作日本动漫“皇家国教骑士团”的主题曲。并且这首曲目在之后也被乐队的成员频繁表演。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Get Over It”是硬摇滚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这也是他们第一张以吉他手里奇·克特兹(Richie Kotzen)担任主音吉他手参加录制的专辑。专辑1999年在日本发行,但直到第二年才在美国发行。克特兹的演奏展示出他不俗的功底和能力,并且比保罗·吉尔伯特(Paul Gilbert)更多地将布鲁斯的乐段带入曲目之中。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在那个听音乐还需要CD机,广播的年代,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所具有的魅力在电波中让人欲罢不能。随着新兴科技的诞生,越来越少的音乐爱好者会依赖于广播收听音乐,但是Mr. Big的乐迷和粉丝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这部专辑收录了包括当时在电台大受欢迎的歌曲,抓住了许多非摇滚乐听众中的注意力。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由日本音乐厂牌Evosound制作发行的专辑“Static”,收录了美国摇滚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6首现场录音。这是一张并不常见的专辑,因为其中的曲目并不被大部分乐迷所熟知。这部专辑的曲目也并不是十分庞大,但是在其中仍然可以听到许多稀有的现场录音。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这部专辑由日本音乐厂牌Evosound制作发行,收录了美国摇滚乐队Mr. Big(大人物合唱团)的12首热门曲目。这些曲目都是Mr. Big在日本各地巡演时的现场录音,这张专辑整体的曲目偏向硬摇滚,更多的收录了他们充满激情,十分热烈的曲目。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
专辑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作为美国一支备受关注的摇滚乐团,从成立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过上百场的演出,这部由厂牌Evosound所打造的专辑,收录了Mr. Big在日本武道馆现场演出的曲目,日本武道馆作为所有乐迷和音乐人的一处演出殿堂,Mr. Big多次登台并常常爆满。无论是录音的质量,还是山呼海啸式的呐喊,专辑的现场感都是无可比拟,仿佛置身于现场一般。
组合简介:
Mr. Big(大人物合唱团)成立于1988年,乐风承袭范海伦合唱团的硬式摇滚,团名取自Paul odgers领导的英籍团体Free在1970年的一首歌,该歌曲就叫“Mr.Big”。在80年代末所涌现的一大批重金属乐队中,Mr. Big 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支的。他们玩的既非暴风骤雨的 Thrash Metal ,也非旋律悦耳的 Pop Metal ,他们在传统的重金属中加入了较重的布鲁斯乐的成份,但又非是哀怨的;同时,他们也是重金属乐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唱民谣的乐队,因此,与其他的重金属乐队相比,他们的音乐显得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富于技巧变化,曲子的音乐性很强且富有整体感。
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正值一个思考期,流行化的商业操作日臻成熟,而音乐人们也开始寻找更新的音乐思路,音乐种类日趋繁杂,各种乐队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对音乐动机苦思冥想的时候,有一支乐队却在传统乐队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支乐队就是Mr.Big乐队。 Mr.Big的确是以硬派摇滚而著称于世的,但恰恰是他们的慢歌流传最广。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一首是《Wild World》一首是《To Be With You 》。尽管他们解散的消息时有时无,但人们一听到这旋律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他们的音乐世界里。
Mr. Big来自芝加哥,乐队的创始人是 Billy Sheehan,曾经在 David Lee Roth 乐队当过贝斯手,在经历了一系列风雨后,与 Eric Martin(vocals), Paul Gilbert(guitar), 和 Pat Torpey(drums)一起组建了 Mr. Big 。吉它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有了P aul Gilbert,Paul Gilber t的吉他水平在80年代出现的一大批吉他手中是属于出类拔萃的。
1991年,乐队推出第二专辑《Lean Into It》。直到1992年的时候,专辑中的一首民谣风格的单曲 “To Be With You” 登上了Billboard单曲榜的榜首,专辑因此水涨船高,很快卖出了白金的销量,Mr. Big 开始为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平心而论,《Lean Into It》比上张同名专辑水准高了不少。1993年,乐队推出第三专辑《Bump Ahead》,《Bump Ahead》是 Mr. Big 所有作品中最出色的一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Eric Martin 的演唱,他那优雅而又温婉的风格是其他重金属歌手身上找不到的。当然,Paul Gilbert 凌厉的吉他技法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光速吉他手”。
1996年,乐队推出第四张专辑《Hey Man》,但此时的乐坛重金属已是江河日下,尽管乐队在专辑中减少了重金属的份量,并适度增加了慢歌的比重,歌曲也做的更流行了,可无奈时不予我,1996年到底不是5年前,《Hey Man》在评论和销售上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过在日本,Mr. Big 还是挺受欢迎的。同年,Mr. Big 宣布解散,Atlantic 公司为乐队推出了一张名为《Big Better Best/The Best Of Mr. Big》的精选专辑;1998年,唱片又推出一张乐队在 Hard Rock 餐厅的现场演出专辑。乐队核心人物 Paul Gilbert(guitar)离开乐队之后,也推出过几张不错的个人专辑。
Mr. Big 解散不久后,乐队剩下的三位成员找来曾在 Poison 乐队1993年专辑《Native Tongue》中担任吉他手一职的 Richie Kotzen ,重组了 Mr. Big ,Richie Kotzen 对于 Blues 音乐的领悟能力好过 Paul Gilbert,双方合作的结晶就是1999年专辑《Get Over It》。
2001年,Mr. Big 再次推出新专辑《Actual Size》。
2009年,乐队重组,成员:Billy Sheehan (贝斯)、Paul Gilbert(吉他) 、 Eric Martin(主唱) 、Pat Torpey(鼓手)。
2011年5月1日,Mr.Big乐队来到中国,参加中国2011迷笛音乐节,这是Mr.Big乐队第一次集体来到中国,Mr.Big的到来将整个音乐会推向高潮,引发万人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