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Brailowsky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简介: 肖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钢琴奏鸣曲第二号与第三号》(重制版)由RCA唱片发行,时长50分钟,收录弗雷德里克・肖邦两首巅峰奏鸣曲——降b小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作品35号,含著名的《葬礼进行曲》)与b小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作品58号)。本版为2018年重制版本,基于亚历山大・布拉伊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的经典录音修复,通过母带处理技术优化音质,既保留原始演绎的温度与动态,又提升了声音的清晰度与细节还原度,让听众得以重温20世纪肖邦诠释权威的标志性演绎。其中第二号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èbre)是肖邦最广为人知的段落,布拉伊洛夫斯基以兼具庄严感与抒情性的处理,平衡了作品的悲剧内核与诗意表达;第三号奏鸣曲则通过明快的节奏控制与细腻的音色层次,展现出肖邦成熟期的结构张力与浪漫情怀。​ 艺术家简介: 亚历山大・布拉伊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1896年2月16日生于俄罗斯基辅(今乌克兰境内),1976 年4月25日卒于美国纽约,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间享誉全球的钢琴家,被誉为“肖邦诠释权威”。他自幼随职业钢琴家父亲学琴,8岁进入基辅音乐学院,1911年以金质奖章毕业,随后赴维也纳师从西奥多・莱舍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后又受教于费鲁基欧・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等大师。1924年,布拉伊洛夫斯基在巴黎完成历史性创举——以六场音乐会完整演绎肖邦全部169首钢琴作品,部分段落使用肖邦本人的钢琴演奏,该系列巡演随后遍及布鲁塞尔、纽约等全球城市,奠定其国际声誉。​他的演奏风格热情明快,节奏感强烈,擅长以弹性速度赋予肖邦作品健朗的生命力,打破了当时对肖邦音乐“纤弱感伤”的刻板印象。职业生涯中,他为RCA、哥伦比亚等公司录制大量肖邦作品,其中本专辑收录的奏鸣曲录音,正是其20世纪60年代的代表性演绎,以精准的结构把控与丰富的音色层次著称。除肖邦外,其曲目覆盖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作曲家,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完成19场无重复曲目的独奏会壮举,展现出惊人的曲目储备量。二战期间,他积极为美军举办慰问音乐会,以音乐传递力量,其艺术生涯不仅以技艺精湛闻名,更以对音乐普及的热忱影响深远。​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9首单曲
专辑简介: 索尼古典继为RCA推出一盒肖邦早期LP唱片之后,又发行了一套肖邦唱片,由钢琴家亚历山大·布拉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于20世纪60年代初为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录制。 艺术家简介: 出生于俄罗斯的著名法国钢琴家亚历山大·布拉洛夫斯基先是跟随职业钢琴家父亲学习,然后在基辅音乐学院继续深造,1911年以金奖毕业。1911年至1914年,他在维也纳师从莱舍季茨基(Leschetizky),后又在苏黎世师从费鲁基欧·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最后在巴黎师从弗朗西斯·普朗特(Francis Planté)完成学业。 1919年,亚历山大·布拉洛夫斯基在巴黎首次举办音乐会。1926年,他加入法国国籍。他擅长演奏弗雷德里克·肖邦的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声名鹊起。1924年,他在巴黎举办了历史上第一场完整的肖邦独奏音乐会,其中部分演奏使用了作曲家自己的钢琴。随后,他又在巴黎、布鲁塞尔、苏黎世、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等世界各地城市举办了30场肖邦音乐独奏会。他的世界巡演取得了巨大成功;1924年11月,他在纽约爱奥利安音乐厅举行了美国首演;1936年,他在美国进行了海岸巡演;1937-1938年音乐季期间,他在纽约举行了6场独奏会,首次在美国演奏了肖邦的作品。1960年,为纪念肖邦诞辰150周年,他在纽约(和/或巴黎)和布鲁塞尔再次演奏了肖邦钢琴协奏曲。虽然此时他的演奏已过了最佳状态,但仍能呈现出一些绝妙的细微差别和整体的精湛技艺。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4首单曲
专辑简介: 这张RCA Victor的重制版专辑来自俄罗斯钢琴家布莱洛夫斯基。他被称为“最伟大的肖邦演奏者”。布莱洛夫斯基的演奏风格热情明快,在他手中的肖邦毫不纤弱,带着健朗甚至愉悦的气息,具有十分明显的弹性速度,有时会造成一种类似停顿的效果,节奏感强烈。虽然肖邦的圆舞曲不是为真正的舞蹈而写,但是听布莱洛夫斯基的演奏,仍会有错觉这些音乐是能够用来跳舞的。 艺术家简介: 俄罗斯钢琴家布莱洛夫斯基(1896年02月16日- 1976年04月25日)的父亲亦为优秀的业余钢琴家,很早便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并将他送至基辅音乐学校就读,以金质奖章毕业。1911年,布莱洛夫斯基全家举迁至奥地利维也纳,他成为钢琴大师莱舍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的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又搬至瑞士,在那里受到知名钢琴家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的指导和影响,也和著名钢琴家绍尔(Emil von Sauer)及Francis Plante有过接触和交往。 成为职业钢琴家后,布莱洛夫斯基于1919年在法国巴黎的首演及随后在瑞士日内瓦的肖邦作品音乐会开始崭露头角,从此他在欧洲的音乐会都大为成功。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个人首次肖邦作品系列音乐会是其演奏生涯中最为轰动的“壮举”之一,他将肖邦的全部一百六十九首作品,在六场独奏会中全部演完,成为极受欢迎的演奏会钢琴家,被称为“最伟大的肖邦演奏者”。 布莱洛夫斯基的盛誉也随着他1924至1925年间,在纽约风神音乐厅(Aeolian Hall)和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举办的音乐会而迅速遍及北美。随后布莱洛夫斯基定居美国,于1976年在纽约逝世。
¥12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17首单曲
Brailowsky Encores
¥16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