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chønwandt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DSD256 | 11.2MHz/1bit 20首单曲
这套由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Chamber Philharmonic)及其首席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录制的双CD专辑,收录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四部交响曲和他的两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早期不完整的《g小调交响曲‘zwickau’, Woo 29》,以及由Hans de Vlieger编曲的最初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六首赋格曲中最后一首——《BACH, Op. 60》。 丹麦指挥家Michael Schønwandt于2000年至2011年担任哥本哈根皇家管弦乐队和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10年9月,他担任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还曾经担任过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1998年)、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87-2000年)和皇家佛兰德斯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Michael Schønwandt曾经在Dacapo唱片公司录制了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的完整交响曲,并发行了执棒丹麦皇家管弦乐队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DVD版。 作品简介——舒曼《交响曲全集》 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题裁。譬如在他刚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C大调第二交响曲》实际上是舒曼交响曲的第三首,但是由于它的前一首因还在修改而较晚出版,这首《C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45-1846年之间,而到了1847年11月才出版。这首交响曲随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受,这部作品的写作期间舒曼身心失调缠绵病榻,深受其苦。在这首交响曲中,没有病人的长吁短叹,但他浪漫的气质也不见其中,代替而来的是深沉而富张力的戏剧性表现。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信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的”,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座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此处的音乐有别于此曲的其他部分,肃穆庄重,让人联想起在深邃浩瀚的哥特式大教堂中听到的行进音乐。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精力充沛的句点。 《d小调第四交响曲》早在舒曼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已经开始动笔,但直到1851年才修订出版,所以编号为第四。此曲是主题变形的卓越的先例,几乎从头至尾建立在两个动机上;例如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四重奏的第一乐章。有时也会出现使他的管弦乐配器不够理想的“败笔”,那是由于他用了“钢琴”思维,缺少管弦乐训练和经验的原故。不过,这些弱点既没有老一代音乐家渲染得那么严重,也绝不是把这些重要作品演奏得不像样的借口。
¥348.00
Hi-Res | FLAC | 352.8kHz/24bit 20首单曲
这套由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Chamber Philharmonic)及其首席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录制的双CD专辑,收录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四部交响曲和他的两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早期不完整的《g小调交响曲‘zwickau’, Woo 29》,以及由Hans de Vlieger编曲的最初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六首赋格曲中最后一首——《BACH, Op. 60》。 丹麦指挥家Michael Schønwandt于2000年至2011年担任哥本哈根皇家管弦乐队和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10年9月,他担任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还曾经担任过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1998年)、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87-2000年)和皇家佛兰德斯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Michael Schønwandt曾经在Dacapo唱片公司录制了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的完整交响曲,并发行了执棒丹麦皇家管弦乐队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DVD版。 作品简介——舒曼《交响曲全集》 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题裁。譬如在他刚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C大调第二交响曲》实际上是舒曼交响曲的第三首,但是由于它的前一首因还在修改而较晚出版,这首《C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45-1846年之间,而到了1847年11月才出版。这首交响曲随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受,这部作品的写作期间舒曼身心失调缠绵病榻,深受其苦。在这首交响曲中,没有病人的长吁短叹,但他浪漫的气质也不见其中,代替而来的是深沉而富张力的戏剧性表现。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信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的”,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座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此处的音乐有别于此曲的其他部分,肃穆庄重,让人联想起在深邃浩瀚的哥特式大教堂中听到的行进音乐。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精力充沛的句点。 《d小调第四交响曲》早在舒曼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已经开始动笔,但直到1851年才修订出版,所以编号为第四。此曲是主题变形的卓越的先例,几乎从头至尾建立在两个动机上;例如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四重奏的第一乐章。有时也会出现使他的管弦乐配器不够理想的“败笔”,那是由于他用了“钢琴”思维,缺少管弦乐训练和经验的原故。不过,这些弱点既没有老一代音乐家渲染得那么严重,也绝不是把这些重要作品演奏得不像样的借口。
¥34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20首单曲
这套由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Chamber Philharmonic)及其首席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录制的双CD专辑,收录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四部交响曲和他的两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早期不完整的《g小调交响曲‘zwickau’, Woo 29》,以及由Hans de Vlieger编曲的最初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六首赋格曲中最后一首——《BACH, Op. 60》。 丹麦指挥家Michael Schønwandt于2000年至2011年担任哥本哈根皇家管弦乐队和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10年9月,他担任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还曾经担任过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1998年)、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87-2000年)和皇家佛兰德斯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Michael Schønwandt曾经在Dacapo唱片公司录制了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的完整交响曲,并发行了执棒丹麦皇家管弦乐队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DVD版。 作品简介——舒曼《交响曲全集》 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题裁。譬如在他刚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C大调第二交响曲》实际上是舒曼交响曲的第三首,但是由于它的前一首因还在修改而较晚出版,这首《C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45-1846年之间,而到了1847年11月才出版。这首交响曲随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受,这部作品的写作期间舒曼身心失调缠绵病榻,深受其苦。在这首交响曲中,没有病人的长吁短叹,但他浪漫的气质也不见其中,代替而来的是深沉而富张力的戏剧性表现。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信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的”,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座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此处的音乐有别于此曲的其他部分,肃穆庄重,让人联想起在深邃浩瀚的哥特式大教堂中听到的行进音乐。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精力充沛的句点。 《d小调第四交响曲》早在舒曼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已经开始动笔,但直到1851年才修订出版,所以编号为第四。此曲是主题变形的卓越的先例,几乎从头至尾建立在两个动机上;例如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四重奏的第一乐章。有时也会出现使他的管弦乐配器不够理想的“败笔”,那是由于他用了“钢琴”思维,缺少管弦乐训练和经验的原故。不过,这些弱点既没有老一代音乐家渲染得那么严重,也绝不是把这些重要作品演奏得不像样的借口。
¥24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20首单曲
这套由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Chamber Philharmonic)及其首席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录制的双CD专辑,收录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四部交响曲和他的两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早期不完整的《g小调交响曲‘zwickau’, Woo 29》,以及由Hans de Vlieger编曲的最初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六首赋格曲中最后一首——《BACH, Op. 60》。 丹麦指挥家Michael Schønwandt于2000年至2011年担任哥本哈根皇家管弦乐队和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10年9月,他担任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还曾经担任过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1998年)、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87-2000年)和皇家佛兰德斯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Michael Schønwandt曾经在Dacapo唱片公司录制了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的完整交响曲,并发行了执棒丹麦皇家管弦乐队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DVD版。 作品简介——舒曼《交响曲全集》 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题裁。譬如在他刚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C大调第二交响曲》实际上是舒曼交响曲的第三首,但是由于它的前一首因还在修改而较晚出版,这首《C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45-1846年之间,而到了1847年11月才出版。这首交响曲随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受,这部作品的写作期间舒曼身心失调缠绵病榻,深受其苦。在这首交响曲中,没有病人的长吁短叹,但他浪漫的气质也不见其中,代替而来的是深沉而富张力的戏剧性表现。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信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的”,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座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此处的音乐有别于此曲的其他部分,肃穆庄重,让人联想起在深邃浩瀚的哥特式大教堂中听到的行进音乐。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精力充沛的句点。 《d小调第四交响曲》早在舒曼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已经开始动笔,但直到1851年才修订出版,所以编号为第四。此曲是主题变形的卓越的先例,几乎从头至尾建立在两个动机上;例如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四重奏的第一乐章。有时也会出现使他的管弦乐配器不够理想的“败笔”,那是由于他用了“钢琴”思维,缺少管弦乐训练和经验的原故。不过,这些弱点既没有老一代音乐家渲染得那么严重,也绝不是把这些重要作品演奏得不像样的借口。
¥128.00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20首单曲
这套由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Chamber Philharmonic)及其首席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录制的双CD专辑,收录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四部交响曲和他的两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早期不完整的《g小调交响曲‘zwickau’, Woo 29》,以及由Hans de Vlieger编曲的最初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六首赋格曲中最后一首——《BACH, Op. 60》。 丹麦指挥家Michael Schønwandt于2000年至2011年担任哥本哈根皇家管弦乐队和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10年9月,他担任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还曾经担任过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1998年)、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87-2000年)和皇家佛兰德斯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Michael Schønwandt曾经在Dacapo唱片公司录制了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的完整交响曲,并发行了执棒丹麦皇家管弦乐队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DVD版。 作品简介——舒曼《交响曲全集》 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题裁。譬如在他刚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C大调第二交响曲》实际上是舒曼交响曲的第三首,但是由于它的前一首因还在修改而较晚出版,这首《C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45-1846年之间,而到了1847年11月才出版。这首交响曲随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受,这部作品的写作期间舒曼身心失调缠绵病榻,深受其苦。在这首交响曲中,没有病人的长吁短叹,但他浪漫的气质也不见其中,代替而来的是深沉而富张力的戏剧性表现。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信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的”,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座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此处的音乐有别于此曲的其他部分,肃穆庄重,让人联想起在深邃浩瀚的哥特式大教堂中听到的行进音乐。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精力充沛的句点。 《d小调第四交响曲》早在舒曼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已经开始动笔,但直到1851年才修订出版,所以编号为第四。此曲是主题变形的卓越的先例,几乎从头至尾建立在两个动机上;例如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四重奏的第一乐章。有时也会出现使他的管弦乐配器不够理想的“败笔”,那是由于他用了“钢琴”思维,缺少管弦乐训练和经验的原故。不过,这些弱点既没有老一代音乐家渲染得那么严重,也绝不是把这些重要作品演奏得不像样的借口。
¥17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37首单曲
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 演奏:丹麦国立交响乐团 专辑收录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 个人颇为钟爱的喜歌剧作品《化妆舞会》,由被誉为“尼尔森专家”的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领先一众丹麦本土最出众的歌唱家,与丹麦国立交响乐团共同呈现;专辑录制于丹麦最著名的DR国家广播公司音乐厅(前哥本哈根音乐厅),完美的声学条件塑造了激昂澎湃的听感。这是21世纪以来《化妆舞会》这部作品的首次录制发表,在尼尔森诞辰150年之际的最好纪念。
¥18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