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Fröst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7首单曲
专辑简介: 备受赞誉的瑞典单簧管演奏家兼指挥家马丁·弗罗斯特(Martin Fröst)特自豪地宣布推出全新专辑《B.A.C.H.》,献给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巴赫的音乐令弗罗斯特终生着迷,他自幼便沉醉于其精妙绝伦的音乐形式。  尽管巴赫生前从未接触过单簧管,这并未阻碍马丁·弗罗斯特在其辉煌职业生涯中反复探索巴赫的音乐世界。早年他曾策划名为《超越单簧管历史》(B.A.C.H.)的演出企划,将巴赫的永恒旋律与新编曲目交织呈现。此次他重拾这一初衷,以单簧管与多元乐器编配,带来璀璨夺目的全新诠释。 《B. A.C.H.》将巴赫的永恒旋律与新编曲目交织呈现。此次他重拾这一创意,以崭新诠释为单簧管及低音提琴、大提琴、西塔琴等多元乐器注入灵动气息,构筑其全新专辑《B. A.C.H.》专辑的核心。该专辑将于2025年10月24日由索尼古典音乐发行。   《B.A.C.H.》的录制场景堪称非凡:瑞典乡间一座古老木制教堂,由弗罗斯特亲自购置修复,将其改造为录音室兼音乐会场馆。这座圣殿般的空间为这场非凡音乐之旅提供了绝佳环境,参与演出的艺术家阵容令人惊叹:塞巴斯蒂安·杜贝(Sébastien Dubé)(低音提琴)、 戈兰·弗罗斯特(Göran Fröst)(中提琴)、安娜斯塔西娅·科贝金娜(Anastasia Kobekina)(大提琴)、乔纳斯·诺德伯格(Jonas Nordberg)(琉特琴),并特别邀请ABBA乐队钢琴手本尼·安德森在终曲献演。 选择巴赫作品进行录制,源于弗洛斯特最钟爱的几首乐曲,这些作品始终伴随他走过音乐探索之路。此处呈现的《C大调前奏曲》(BWV 846)以《圣母颂》形式呈现,堪称非凡的音乐实践——无论在音乐性还是技术层面都极具挑战性,因为单凭一口气演奏长达两分四十六秒的单簧管实属不易。这首作品伴随弗罗斯特走过漫长的音乐生涯。  本曲还特邀备受赞誉的青年大提琴家安娜斯塔西娅·科贝金娜(Anastasia Kobekina)参与录制,其演奏贯穿整张专辑。 在这张独具匠心的专辑中,马丁·弗罗斯特引领听众穿越巴赫音乐的永恒疆域。它诞生于挑战时刻、意外发现与深度协作的交织,其关于联结的叙事、音乐本身的纯粹喜悦以及集体创作的欢愉,必将与每位聆听者产生深刻共鸣。 艺术家简介: 马丁・弗罗斯特(Martin Fröst)作为当代最具革新精神的单簧管演奏家之一,马丁・弗罗斯特以打破音乐边界著称,《纽约时报》评价其 “技艺与乐感超越记忆中任何单簧管演奏家 —— 甚至可能是所有器乐演奏家”。他的曲目涵盖古典名作与先锋实验音乐,尤其擅长推广当代作曲家作品,如委约创作安娜・克莱恩的《Weathered》并全球首演。2014 年,他成为首位获得莱奥妮・松宁音乐奖的单簧管演奏家,该奖项曾授予斯特拉文斯基等巨匠。2022 年,他凭借创新生涯与慈善贡献获国际古典音乐奖 “年度艺术家”。除演奏外,他自 2017 年起担任瑞典室内乐团首席指挥,并在 2024/25 乐季首次执棒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其录音作品超过 20 张,包括与王羽佳、扬・詹森等合作的专辑。 塞巴斯蒂安・杜贝(Sébastien Dubé)加拿大低音提琴家塞巴斯蒂安・杜贝以深沉的音色与跨界融合能力闻名,常与单簧管演奏家马丁・弗罗斯特搭档演出。他参与创作并改编了多首跨界作品,如将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重构为双低音提琴与单簧管版本。作为即兴演奏家,他活跃于爵士与北欧传统音乐领域,曾与瑞典作曲家托比亚斯・纳斯博姆合作实验性专辑《To Be Du》。他的演奏兼具古典功底与即兴活力,被乐评人形容为 “能在低音线条中编织出叙事性诗意”。 安娜斯塔西娅·科贝金娜(Anastasia Kobekina)俄罗斯大提琴家阿纳斯塔西娅・科贝基娜以细腻的抒情性与舞台表现力崭露头角,尤其擅长演绎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她曾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并多次获得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奖项。近年来,她活跃于欧洲室内乐舞台,与瑞典鲁特琴演奏家约纳斯・诺德伯格合作巴洛克曲目改编项目,探索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音色对话。尽管公开资料较少,其演奏被评价为 “兼具斯拉夫民族的热情与德奥学派的严谨”。 约纳斯・诺德伯格(Jonas Nordberg)瑞典鲁特琴演奏家约纳斯・诺德伯格是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音乐领域的领军人物,擅长演奏鲁特琴、西塔琴等历史乐器。他的首张专辑《德维赛、魏斯与杜福》被《留声机》杂志评为 “年度早期音乐唱片”,以精准的指法与灵动的诠释重现巴洛克黄金时代。作为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校友,他曾与启蒙时代管弦乐团、科隆协奏团等合作,并为女作曲家歌剧项目担任伴奏。2018-2020 年,他担任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驻场艺术家,期间创作融合巴洛克音乐与当代舞蹈的跨界作品。其演奏被形容为 “在古乐器上赋予现代生命力”。 戈兰・弗罗斯特(Göran Fröst)瑞典中提琴家戈兰・弗罗斯特是马丁・弗罗斯特的弟弟,以抒情的旋律线条与室内乐默契著称。他曾为马丁的婚礼创作《Brudvals för Karin och Martin》,该曲收录于专辑《Fröst and Friends》。作为斯德哥尔摩室内乐团成员,他参与录制了多张北欧作曲家作品专辑,并与瑞典广播合唱团合作现代合唱曲目。尽管个人资料较少,他的演奏常被评价为 “与兄长形成互补的音色对话”。 班尼・安德森(Benny Andersson)瑞典传奇音乐人班尼・安德森以 ABBA 乐队键盘手与核心创作人身份闻名全球,其作品《Dancing Queen》《Mamma Mia》等成为流行音乐史上的永恒经典。乐队解散后,他转向音乐剧创作,《棋王》《妈妈咪呀!》等作品在全球巡演超 5000 场。作为多乐器演奏家,他擅长融合古典与电子元素,2021 年 ABBA 重组后推出的虚拟演唱会《ABBA Voyage》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创下流媒体观看纪录。此外,他长期致力于音乐教育,在斯德哥尔摩创办音乐学校培养年轻音乐人。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简介: 莫扎特曾有一段时间与命运做着顽强的抗争、还有欢乐与沮丧、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徘徊。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作曲家非凡的美和有深度的音乐。这部专辑由索尼古典厂牌发行,其中收录了莫扎特不朽的D大调第38交响曲「布拉格」K.504、以及歌剧“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除此之外,马丁·弗罗斯特(Martin Fröst)不仅作为指挥家,在演绎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时,他还亲自作为单簧管独奏家进行演奏。 艺术家简介: 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和索尼古典唱片公司的演奏家马丁·弗罗斯特(Martin Fröst)以突破音乐界限而闻名,被《纽约时报》描述为“在我的记忆中,任何单簧管演奏家—也许是任何器乐演奏家--都无法超越的精湛技艺和音乐能力。”弗罗斯特曾与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纽约和洛杉矶爱乐乐团、爱乐乐团和法国国家管弦乐团等乐团合作。上个乐季,弗罗斯特开始了一个名为“创世纪”的多年项目,探索从舞蹈和民俗中获得灵感的音乐的来源和发展,以及从神圣的赞美仪式中汲取的音乐和作为纯粹娱乐的音乐。该项目的第一阶段作品《根》(Roots)于2015年12月与斯德哥尔摩皇家爱乐乐团首次公开亮相,并由索尼古典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这张为该唱片公司录制的首张唱片获得了巨大的好评,2016年8月宣布,弗罗斯特将因此张专辑获得ECHO Klassik颁发的年度单簧管奖。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9首单曲
专辑简介: 《留声机》奖提名艺术家马丁·弗罗斯特(Martin Fröst)把每张唱片都当作一个机会,在其中学习用新的视角看待曲目和表演。他为索尼古典录制的最新专辑,首次采用了高度原创的曲目编排,让听众感受到为此张专辑特别组建的合奏团擦出的神奇火花。与著名钢琴家罗兰·蓬蒂纳(Roland Pöntinen)和传奇低音提琴演奏家塞巴斯蒂安·杜贝(Sébastien Dubé)合作,弗罗斯特的新专辑《夜晚的通道》描绘了一趟神秘忧郁与俏皮相结合夜间旅程。重新演绎巴洛克时期的挚爱经典,同时触及爵士乐和民间音乐,专辑充满了深夜即兴创作和朋友间深入交谈的氛围。从拉莫到理查德·罗杰斯,专辑邀请听众去窥视一个别样的音乐组合。 单簧管演奏家简介: 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和索尼古典唱片公司的艺术家马丁·弗罗斯特(Martin Fröst)以突破音乐界限而闻名,被《纽约时报》描述为“在我的记忆中,任何单簧管演奏家--也许是任何器乐演奏家--都无法超越的精湛技艺和音乐能力。”弗罗斯特曾与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纽约和洛杉矶爱乐乐团、爱乐乐团和法国国家管弦乐团等乐团合作。上个乐季,弗罗斯特开始了一个名为“创世纪”的多年项目,探索从舞蹈和民俗中获得灵感的音乐的来源和发展,以及从神圣的赞美仪式中汲取的音乐和作为纯粹娱乐的音乐。该项目的第一阶段作品《根》(Roots )于2015年12月与斯德哥尔摩皇家爱乐乐团首次公开亮相,并由索尼古典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这张为该唱片公司录制的首张唱片获得了巨大的好评,2016年8月宣布,弗罗斯特将因此张专辑获得ECHO Klassik颁发的年度单簧管奖。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8首单曲
《末日四重奏》为法国当代作曲家梅西安最知名的室内乐作品。 全曲八个乐章,单簧管占有相当吃重的比例,尤以「鸟之深渊」更是考验单簧管家的功力。 邀集四位当代顶尖独奏家共同演出,极致推荐录音版本。 《末日四重奏》是法国当代作曲家梅西安最知名的室内乐作品,同时这也是见证二十世纪人类灾难的一部重要作品,因为此曲于梅西安二次大战时被囚于德国战俘营期间写下,完成后就利用战俘营中仅有的破旧钢琴和单簧管等乐器,将就著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五日完成了此曲的世界首演。就像此曲灰色绝望的标题一样,描写的是一群被德军掳获的法国战俘之于看不到明天的那种悲观心情。除此之外,此曲能够问世本身也是一个传奇,因为光是作曲过程就充满了种种的挑战:梅西安在被发送到战俘营的路上一路发想创作此曲,不单是乐器不可能随行在侧,就连纸笔也很难取得,没有纸笔时,就纯粹要靠他受到极佳训练的作曲家大脑记下来。此曲的标题是梅西安从圣经「启示录」中得到的灵感,在圣经中写道:「…天使,向天举起他的右手,指著那创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远远的,起誓说:『不再有时日了!』」这是在启示录中七道封印和四骑士预示世界末日、基督统治新世界的神启之一。本曲于德国战俘营首演,观众即为当时在战俘营中的战俘,首演后梅西安与三位参与演出的音乐家获得了释放,日后梅西安回想起表示这是他一辈子作品中,听众听得最专注用心的一次。 《末日四重奏》一共有八个乐章,并不是传统以奏鸣曲式写成的四重奏。这八个乐章分别是:水晶仪式、无言歌(天使宣告时间尽头)、鸟之深渊、间奏曲、讚美永恒耶稣、忿怒之舞(七把号角)、彩虹的结、讚美不朽的耶稣。此曲以钢琴、单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为编制写成,在四重奏史上是很不寻常的配器,在二十世纪以前几乎没有这样的编制。而全曲中单簧管佔有相当吃重的比例,尤其是「鸟之深渊」这个乐章更是单簧管家的考验。 这份录音邀集四位当代顶尖独奏家共同演出,能有这样的阵容演奏这套艰深的名曲,可以说是最相得益彰的组合。除了瑞典单簧管家佛洛斯特外,也邀请到同为瑞典知名大提琴家的特登,以及荷兰小提琴女杨森合作。但这裡面特别值得一提的则是法国新秀钢琴家迪巴葛,今年二十七岁的迪巴葛近年来成为乐坛的传奇,于二零一五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中获得第四奖,特别受到观众和乐评的青睐,其超凡的演奏与不寻常的音乐背景,被媒体誉为「真正的赢家」。迪巴葛独特的出身和养成与许多从小被呵护长大的神童钢琴家不同,二十岁才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更显得其音乐天份之灿烂绽放,在他手中的音乐从来都和别人散发出不同的感受和深度。
¥13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21首单曲
本张专辑先于斯德哥尔摩皇家爱乐乐团首演一周在瑞典发行,是单簧管演奏家马丁•福斯特(Martin Fröst)在Sony厂牌录制的首张专辑,于2016年1月29日发行。 专辑收录曲目广泛,横跨了2000年的音乐的发展历程,马丁试图通过连续的声音来追踪音乐的演变。这些音乐融合了民间音乐,宗教氛围和前卫的演奏技巧,为我们的时代创造出全新的音乐灵感与概念。 马丁•福斯特不仅仅是一位演奏家,同时也是一名指挥家。他说:“我的音乐之旅跨过古典音乐,追寻最古老最原始的音乐源头,那些从舞蹈和民间收集灵感而创作的音乐。从神圣的赞美仪式中凝练出的音乐,追溯音乐的源头就像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的音乐之门。我在我的音乐旅程中与Gregorian chant, Hildegard von Bingen,Telemann,via gypsy,klezmer等音乐大师相遇,寻找最原始最传统的民间音乐并重新编排,我想给听众这样的感觉,你从一间屋子走到下一间屋子,一瞬间就感觉好像完全进入了另一个音乐世界一样。”
¥13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