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 Gabetta

大提琴家修尔·嘉碧妲(Sol Gabetta)出生在阿根廷,是著名女钢琴家阿格丽希和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巴伦波伊姆的同胞。她的双亲则是法国人和俄国人。她十岁时获得生平第一座大提琴比赛的奖座,之后更分别获得日内瓦瑞士罗曼德广播公司、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的最佳诠释奖。此后又在柴可夫斯基大赛和慕尼黑 ARD 大赛获奖。2007年她一举夺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可以说是一位从神童一路获奖上来的常胜音乐家。瑞士政府特别为青年音乐家所设的大奖,她得以在2004年得以与葛济夫和维也纳爱乐共同举行一场音乐会。2008年与郎朗同获格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提名。 嘉碧妲曾跟随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得意门生格林加斯习琴,深得大提琴俄罗斯学派的真传。近年来,和嘉碧妲合作过的乐团有维也纳爱乐,法国国家广播乐团,巴塞尔交响乐团和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等。她拥有一把珍贵稀有名琴─瓜达尼尼(G.B. Guadagnini)1759年的古琴(此琴制造于维瓦尔第死后18年)。

 全选 
FLAC | 44.1kHz/16bit 7首单曲
专辑简介: 肖斯塔科维奇《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Op.126》的录音堪称完美,达到了至高境界。大提琴家索尔・加贝塔(Sol Gabetta)的演奏开场轻柔、深情,带着难以捉摸的微妙与温和。而后情绪逐渐转变为忧郁,在演奏中仿佛带着一丝抱怨,同时又不断追求并获得了独特的音调。指挥马克·阿尔布雷希特(Marc Albrecht)极为用心地引领着管弦乐队,以一种迷人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神奇的情感世界,让人听后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每一位听众都被深深吸引,完全融入到了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40》也备受众多艺术家青睐,常被搬上舞台且往往收获成功。索尔・加贝塔让她的大提琴宛如在深情歌唱,米哈埃拉・乌苏莱萨(Mihaela Ursuleasa)在钢琴上的演奏也十分巧妙,远不止是简单的伴奏,而是与大提琴相得益彰。 艺术家简介: 索尔·加贝塔(Sol Gabetta)是各大音乐节炙手可热的客座艺术家,她曾在卢塞恩音乐节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弗朗茨·韦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马勒室内乐团和弗朗索瓦·格扎维埃·罗斯(François-Xavier Roth)以及马林·艾尔索普(Marin Alsop)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同台献艺。在索尔斯贝格音乐节上,她继续从广泛的合作者和音乐邂逅中汲取灵感,索尔斯贝格音乐节在她执着的艺术指导下蓬勃发展。室内乐是加贝塔工作的核心,这体现在她即将与伊莎贝尔·浮士德(Isabelle Faust)和亚历山大·梅尔尼科夫(Alexander Melnikov)举行的三重奏独奏音乐会、与她的长期独奏伙伴贝特朗·沙马尤(Bertrand Chamayou)在欧洲的巡演,以及最近与克里斯蒂安·贝祖丹豪特(Kristian Bezuidenhout)和弗朗切斯科·皮埃蒙特蒂(Francesco Piemontesi)在格施塔德音乐节和舒伯特音乐节的演出。过去,她曾在纽约林肯中心、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卢塞恩、韦尔比耶、萨尔茨堡、施韦岑根和莱茵高音乐节、施瓦岑贝格舒伯特音乐节和波恩贝多芬音乐节等地进行室内乐演出。索尔·加贝塔于 2022 年荣获欧洲文化奖,以表彰她卓越的艺术成就、远见卓识和创造力对欧洲文化生活做出的重大贡献。2018年,她还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上获得了赫伯特·冯·卡拉扬奖,并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和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一起担任独奏。2019 年,她凭借对舒曼《大提琴协奏曲》的诠释荣获首届德国古典音乐大奖(OPUS Klassik)年度最佳乐器演奏家奖。2007 年至 2013 年以及 2016 年,她每两年获得一次古典回声(ECHO Klassik)奖。她曾获得格莱美奖提名,2010 年获得留声机年度青年艺术家奖,2012 年获得音乐青年奖 Würth-Preis 奖,并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比赛和慕尼黑ARD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 索尔·加贝塔使用多把 18 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名琴进行演奏,包括一把由巴黎 Atelier Cels 公司提供的 1730 年威尼斯马迪奥·戈夫里勒(Matteo Goffriller)制作的大提琴,以及自 2020 年起由斯特拉迪瓦里基金会(Stradivari Foundation Habisreutinger)慷慨借出的 1717 年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us)制作的著名大提琴 “Bonamy Dobree-Suggia”。自2005年以来,她一直在巴塞尔音乐学院任教。 指挥家简介: 马克·阿尔布莱希特(Marc Albrecht)出生于 1964 年,是居住在荷兰的德国指挥家。1995 年至 2001 年,阿尔布莱希特担任达姆施塔特国家剧院音乐总监。2001 年至 2004 年,他担任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第一客座指挥。2005 年,他成为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Strasbourg)的艺术顾问,并于 2008 年担任音乐总监。2008 年 9 月,阿尔布莱希特首次在荷兰国家歌剧院担任指挥,指挥的曲目是《没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2009 年 3 月,他被任命为荷兰室内乐团、荷兰爱乐乐团和荷兰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从 2011-2012 演出季开始生效直至2019-2020 乐季结束。2024 年 10 月,阿尔布莱希特首次客座指挥安特卫普交响乐团。2025 年 2 月,安特卫普交响乐团宣布任命阿尔布莱希特为下一任首席指挥,任期自 2026-2027 乐季开始。 乐团简介: 慕尼黑爱乐乐团(Münchner Philharmoniker)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三大乐团之一,成立于1893年。最初由一批热爱事业的职业音乐家组成,成立之后迅速推动了交响乐音乐会在德国的流行。古典音乐史上将浪漫主义潮流推向极至的音乐大师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在1901年到1910年执掌该团。马勒第四和第八交响曲均由该团首演。1911年11月,古斯塔夫·马勒逝世半年之后,旷世巨作《大地之歌》也由该团进行世界首演。随后经过费德纳德·罗威(Ferdinand Lowe)、奥斯瓦尔德·卡巴斯他(Oswald Kabasta)等历任指挥的倾力打造之下,该团不仅水平突飞猛进,在欧洲声誉鹊起,而且逐步确立了诠释音乐巨匠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作品的显著特点,并把这个传统延续到了今天,跻身为德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团之一。
¥7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3首单曲
专辑简介: 专辑收录舒曼的四部大提琴作品,包括:五首民歌风格小品(作品102)、慢板与快版(作品70)、幻想小品(作品73),以及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29)。由大提琴家索尔·嘉碧妲与法国钢琴家柏特兰‧沙马尤合作,并由安东尼尼指挥巴塞尔室内管弦乐团协奏。 2015年,索尔·嘉碧妲便首度与钢琴家柏特兰‧沙马尤合作,发行以肖邦作品为主的专辑。两人同样都是1981年出生,出生于阿根廷的嘉碧妲与来自法国的沙马尤,早在十九岁两人便已结识,深厚的友谊促使他们再度合作。 索尔·嘉碧妲曾在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大赛与ARD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Internationaler Musikwettbewerb der ARD)获奖,并于2004年获得瑞士信贷青年艺术家的肯定。2010年获得留声机杂志青年艺术家奖,2012年获得伍尔特奖(Würth-Preis)青年音乐家奖。出生于土鲁斯的沙马尤,网络媒体《国际视听》(Seen and Heard International)曾评论其演奏:「沙马尤将火力四射的精湛技巧与优雅的音乐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精彩绝伦!」。 索尔·嘉碧妲使用1759年由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制造的大提琴,为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立下了值得参考的演奏新标准。其余搭配的小曲,所用的则是1725年由Matteo Goffriller所制作的提琴,钢琴所用的则是1847年J.B. Streicher所制的古钢琴。 由于好友与梦幻团队的支持,以及历史数据的查考,再加上古乐器的相助,索尔·嘉碧妲得以发挥其演奏魅力,为作品注入新鲜的诠释观点,并回荡动人心弦的迷人琴韵。
¥13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9首单曲
大提琴巨星嘉碧妲与法国新生代人气钢琴家沙马尤2015年首张合作录音。 穿越时空,重现钢琴诗人萧邦与大提琴名家法兰肖姆的完美默契与精采演绎。 收录萧邦晚年献给法兰肖姆的经典鉅作:大提琴奏鸣曲,及两人共同谱曲的大二重奏曲。 身为当今乐坛最活跃的大提琴巨星,修儿?嘉碧妲的唱片录音总是令所有乐迷翘首以待,在2014年充满女人心底话的《祈祷》专辑之后,2015年新春,她与新生代人气钢琴家柏特兰?沙马尤首次合作,发行这张以萧邦作品为主的最新专辑,并同步展开全球巡迴演出,为嘉碧妲的大提琴诗意留下了浪漫注记。 嘉碧妲与沙马尤的长久默契,正好反映出钢琴诗人萧邦与大提琴名家法兰肖姆的十八年友谊。萧邦与法兰肖姆1832年结识后成为莫逆之交,立即根据麦耶白尔歌剧《劳伯鬼》共同谱写《E大调大二重奏曲》。而萧邦生前最后出版的作品,也是1848年最后公开演出的曲目,正是献给法兰肖姆的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此曲规模宏大、风格成熟,为了此曲,萧邦曾说:“我写了一些却又划去许多”,可说是他晚年用生命淬鍊的天鹅之歌。专辑也收录法兰肖姆改编自萧邦著名的《夜曲》和亲自谱写的《夜曲》,相照对应之下,可以发现两位名家之间风格连结的强烈影响。 同样都是1981年出生,出生於阿根廷的嘉碧妲与法国的沙马尤,早在十九岁便已结识,如今交情超过十五年之久。虽然嘉碧妲的音乐训练来自德国体系,沙马尤则是正统的法国钢琴学派传人,彼此看似南辕北辙,但因缘际会之下,始终维持深厚友谊。这张最新专辑是两人首次合作录音,决定从萧邦的经典曲目作为出发。沙马尤过去所录制的李斯特《巡礼之年》专辑获得无数大奖推崇,他以熟稔的法式音乐语汇,搭配嘉碧妲如歌般的大提琴詮释,让乐迷穿越时空,见证了两个时代的音乐家情谊与默契,这不仅是萧邦的大提琴经典,亦是嘉碧妲的萧邦名演。
¥138.00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6首单曲
法、俄混血阿根廷大提琴演奏家索尔·嘉碧妲的专辑《VASKS: PRESENCE》(瓦斯克斯《存在》)获得2016年德国古典音乐回声大奖。本张专辑为纪念拉脱维亚裔作曲家彼得里斯·瓦斯克斯诞辰70周年而发行。索尔·嘉碧妲为音乐注入了东欧简约主义的元素。本专辑是几部音乐作品的合集,每一首音乐都动人心弦。本专辑中收录的最后一部音乐作品《Gramata cellam》是本专辑的一大亮点,这部作品是瓦斯克斯的早期作品,两首大提琴独奏曲风格与后期作品风格迥异,作品中表现的痛苦之情也不同寻常。索尔·嘉碧妲擅长通过音乐抓住听众的耳朵,她给这些小众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38.00
Hi-Res | FLAC | 44.1kHz/24bit 11首单曲
《祈祷》人如其名,有著阳光笑容与坦率个性的大提琴家索尔•嘉碧妲,是新生代最璀璨的古典巨星。出道十年,她在全世界各大音乐厅,包括去年(2013)在台北国家音乐厅,都获得观众狂热的喝采。 《祈祷》自2006年首张个人专辑问世后,无论是野心勃勃的“韦瓦第计画”,或是多首经典的大提琴协奏曲,修儿展现了深厚的演奏功力及独特的个人魅力。2014年入秋最新专辑,嘉碧妲将献上最私密也最深情的大提琴语汇,以这张《祈祷》作为与乐迷的心灵对话。
¥13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