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介绍:
玛雅·贝瑟尔(Maya Beiser)的全新专辑《盐》突破了音乐类型的界限,以仪式般的流动感徐徐展开——这是一场穿越失落、记忆、抵抗与回归的声音朝圣。专辑始于一片寂静,仿佛一位女性回首凝望时的屏息瞬间,随后跨越数个世纪与多样声景,承载着巴洛克圣歌、神圣颂歌与当代哀歌的片段。作曲家米西·马佐利、歌词作者艾琳·克雷西达·威尔逊、作曲家兼表演者克拉丽斯·詹森与梅雷迪思·蒙克,以及歌手赫尔加·戴维斯、奥黛亚·尼尼等一众杰出合作者共同参与创作。贝瑟尔在其中重新诠释了蒙特威尔第、普塞尔与格鲁克的作品,并将其与原创作品交织融合,营造出既带着古老韵味、又紧贴当下的独特声景。贝瑟尔的大提琴经层层叠加,生出教堂般的共鸣,宛如一件具有地质感的乐器——纹理丰富、饱经沧桑,且带着原始而本真的质感。在《盐》中,美成为一个支点,平衡着对“可能存在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重量。过去与现在在此交融,发出共鸣的呼喊,揭示出人类选择所带来的、静默却具毁灭性的后果。
艺术家介绍:
《纽约客》杂志曾将玛雅·贝瑟尔(Maya Beiser)誉为“大提琴女神”。这位大提琴家兼具魅力、热情与顶尖的音乐艺术造诣,并将这些特质融入每一项创作中——从与史蒂夫·莱希的合作,到与布莱恩·伊诺、希琳·内沙特的共创,再到她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BAM)及全球其他顶级场馆的舞台表演。玛雅以精湛技艺、多元曲目及对乐器边界的持续探索征服观众,《波士顿环球报》评价她:“凭借高超技艺、摇滚明星般的魅力,以及将乐器推向前卫冒险边缘的渴望,玛雅·贝瑟尔是大提琴界的后现代女神。” 她致力于在主流古典音乐领域重新定义独奏大提琴表演,曾作为特邀艺术家登上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伦敦南岸中心、悉尼歌剧院、北京音乐节、台北国家音乐厅等世界顶级舞台,并与布莱恩·伊诺、菲利普·格拉斯、史蒂夫·莱希、谭盾、詹姆斯·牛顿·霍华德、卡特·伯韦尔等跨风格艺术家合作。2012年,她创作的《别处:大提琴歌剧》(Elsewhere: A Cello Opera)在卡罗莱纳表演艺术中心首演,随后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BAM)“下一波”艺术节上演并场场售罄;最新作品《所有誓言》(All Vows)探讨物理外部世界与内心秘密自我的二元对立,于2014年3月在耶尔巴布埃纳艺术中心首演。2011年,玛雅受邀在TED大会发表演讲,其演讲观看量近百万,被翻译成32种语言;2013年夏季,她与小野洋子(Yoko Ono)、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伊莎贝拉·罗西里尼(Isabella Rossellini)等艺术家一同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意大利阿雷佐ICASTICA 2013国际艺术节——该节庆旨在致敬各艺术领域女性创作者的成就。玛雅毕业于耶鲁大学,是“Bang on a Can All-Stars”乐团创始成员。她的音乐作品丰硕,包括五张个人专辑、多张录音室专辑及电影音乐合作作品。2010年专辑《Provenance》登顶亚马逊和iTunes古典音乐与世界音乐排行榜;2012年专辑《Time Loops》被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评为年度十大最佳录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