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4首单曲
作品简介:
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是勃拉姆斯写的交响曲。勃拉姆斯花了至少十四年的时间完成这部作品,其素描始于1854年。勃拉姆斯本人宣布,从素描到最后润色,这部交响曲从1855年到1876年共历时21年。这首交响曲由勃拉姆斯的朋友费利克斯·奥托·德索夫指挥,于1876年11月4日在卡尔斯鲁厄首演,当时在巴登大公国。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 1891-1968),法国指挥家,自幼随身为小提琴家的父亲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拜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莱什为师,一次大战结束后,回母校任小提琴教授,同时担任斯特拉斯堡乐团的首席小提琴。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登台指挥,开始指挥生涯。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常任指挥,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直至1962年,1951-1962年任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1962年辞去波士顿交响乐团职务后回欧洲,1967年起任巴黎管弦乐团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68年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明希德指挥风格追求自然、柔和与精致,在和谐的韵律中体现丰富的表情变化,雅致而耐人寻味。小泽征尔对他的评介是:“出神入化的管弦乐色彩控制能力”、“能将音乐色彩精雕细磨得闪闪发光”。他是“法国音乐指挥权威”,尤其是柏辽兹与拉威尔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作曲家简介: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英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音乐的领袖人物。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15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5首单曲
作品简介:
D大调第二交响曲,Op.73,由勃拉姆斯于1877年夏天他在奥地利一个风景如画的湖边度暑,感受了许多宁静,愉快之余作成了这首“第二交响曲”。作品一经完成,就交给维也纳爱乐乐队首次演出,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欧洲。与勃拉姆斯完成第一部交响曲所用的21年时间相比,这首交响曲的构图相对简短。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 1891-1968),法国指挥家,自幼随身为小提琴家的父亲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拜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莱什为师,一次大战结束后,回母校任小提琴教授,同时担任斯特拉斯堡乐团的首席小提琴。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登台指挥,开始指挥生涯。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常任指挥,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直至1962年,1951-1962年任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1962年辞去波士顿交响乐团职务后回欧洲,1967年起任巴黎管弦乐团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68年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明希德指挥风格追求自然、柔和与精致,在和谐的韵律中体现丰富的表情变化,雅致而耐人寻味。小泽征尔对他的评介是:“出神入化的管弦乐色彩控制能力”、“能将音乐色彩精雕细磨得闪闪发光”。他是“法国音乐指挥权威”,尤其是柏辽兹与拉威尔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作曲家简介: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英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音乐的领袖人物。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15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4首单曲
作品简介:
e小调第四交响曲, Op.98,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勃拉姆斯在完成第三交响曲的一年后,于1884年开始在莫苏什拉格创作这首曲子,当时在奥匈帝国。它于1885年10月25日在德国梅宁根首映。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 Munch 1891-1968),法国指挥家,自幼随身为小提琴家的父亲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拜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莱什为师,一次大战结束后,回母校任小提琴教授,同时担任斯特拉斯堡乐团的首席小提琴。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登台指挥,开始指挥生涯。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常任指挥,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直至1962年,1951-1962年任伯克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1962年辞去波士顿交响乐团职务后回欧洲,1967年起任巴黎管弦乐团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68年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明希德指挥风格追求自然、柔和与精致,在和谐的韵律中体现丰富的表情变化,雅致而耐人寻味。小泽征尔对他的评介是:“出神入化的管弦乐色彩控制能力”、“能将音乐色彩精雕细磨得闪闪发光”。他是“法国音乐指挥权威”,尤其是柏辽兹与拉威尔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作曲家简介: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英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音乐的领袖人物。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15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7首单曲
作品简介:
# 肖松的《降B大调交响曲,OP.20》共3个乐章:1.导入部,缓板,降B大调。徐缓的导入部由单簧管与中提琴主奏,由小提琴与低音提琴加入导入主题A,小号则表现感伤的导入主题B,然后在全体管弦乐背景上,长号与圆号再表达导入主题A。主部为活泼的快板,在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低语中,圆号与低音管表现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F大调进入。发展部转为谐谑的快板。第一主题轻快地发展后,转入很快的快板,再现部再回复活泼的快版,转入很快的快板,最后在急板中形成高潮。2.很慢的慢板,D小调。第一小提琴与中提琴相互呼应奏出两个主要动机,以这两个动机的呼应互为发展,其中段主题充分表现了肖松的抒情气质。3.生动活泼地,降B大调。在弦乐富有节奏感的分散和弦下,小号与木管吹出导入旋律,此旋律演变成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分成两群,前半部分旋律全体管弦乐以和声形态强调,后半部分优美的副旋律在分散和弦下由双簧管呈现。发展部先出现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变形,第二主题的副旋律冉在静谧中变形、发展;第二主题的主要旋律再依此以各种乐器作性格呈示。终结部为最慢板,甘美而带感伤意味的导入旋律呈示后,进入中板,最后一面浮现第一乐章影子旋律,一面徐缓而动人地结束。
#《可憎的猎人》是弗兰克四首交响诗中最为出色的一首,作于1882年。它取材于德国诗人彪格(1747—1794)作于1785年的叙事诗《野蛮的猎人》,叙述一个猎人星期日不去做礼拜,却去打猎,因而遭遇魔鬼作祟。
作曲家简介:
# 欧内斯特·肖松 (Ernest Chausson),1855年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在音乐上主要受到瓦格纳和弗兰克的影响。他用十年时间创作了瓦格纳风格的歌剧《亚瑟王》,但上演并不成功。在器乐创作上,他主要遵循弗兰克的道路。肖松的作品常常高度半音化,充满色彩丰富的和声,华美的旋律和精巧的配器,并常用循环主题手法。
# 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ck,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原籍比利时,十二岁毕业于列日音乐学校。1836年随家迁居巴黎,后入巴黎音乐院学作曲与钢琴。1842年以后开始演奏家的生涯,并从事作曲和教学。早期作品很少流传。1858年任教堂管风琴手,但主要仍从事教学。生活清苦严谨,紧张而有规律。由于教堂的工作和对管风琴演奏的陶醉,他转向宗教仪式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的创作。1872年应聘任巴黎音乐院管风琴班教授,同时仍私人教授作曲。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Munch,亦作夏尔·孟许,1891—1968),1891年9月生于斯特拉斯堡,幼年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师从弗莱什深造。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指挥。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音乐总监。1946年12月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乐团音乐总监直至1962年。1962年离开美国回到法国。1967年受当时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委托创建巴黎管弦乐团,直至1968年11月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
¥15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5首单曲
专辑简介:
该专辑收录了以下德彪西作品:
1. 牧神的午后的前奏曲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L. 86
2. 夜曲 L. 91 (Nocturnes, L. 91): I. Nuages
3. 夜曲 L. 91 (Nocturnes, L. 91): II. Fêtes
4. 春天(Printemps), 钢琴与管弦乐队交响组曲, L. 61: Très modéré
5. 春天(Printemps), 钢琴与管弦乐队交响组曲, L. 61: Modéré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Munch,亦作夏尔·孟许,1891—1968),1891年9月生于斯特拉斯堡,幼年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师从弗莱什深造。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指挥。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音乐总监。1946年12月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乐团音乐总监直至1962年。1962年离开美国回到法国。1967年受当时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委托创建巴黎管弦乐团,直至1968年11月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
¥15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简介:
本专辑收录了拉威尔,圣-桑,柏辽兹和拉罗等法国作曲家的作品
1. 拉威尔 - 西班牙狂想曲 (Rapsodie espagnole): I. Prélude à la nuit. Très modéré (A Minor)
2. 拉威尔 - 西班牙狂想曲 (Rapsodie espagnole): II. Malagueña. Assez vif (A Minor)
3. 拉威尔 - 西班牙狂想曲 (Rapsodie espagnole): III. Habanera. Assez lent et d'un rythme las (F-Sharp Minor)
4. 拉威尔 - 西班牙狂想曲 (Rapsodie espagnole): IV. Feria. Assez animé (C Major)
5. 拉威尔 - 圆舞曲 (La Valse), M. 72
6. 圣-桑 - 黄衣公主 (La princesse jaune), Op.30: Overture
7. 柏辽兹 - 贝亚特丽斯与本尼迪克 (Béatrice et Bénédict), H 138: Overture
8. 拉罗 - 伊斯国王序曲 (Le roi d'Ys: Overture)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Munch,亦作夏尔·孟许,1891—1968),1891年9月生于斯特拉斯堡,幼年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师从弗莱什深造。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指挥。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音乐总监。1946年12月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乐团音乐总监直至1962年。1962年离开美国回到法国。1967年受当时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委托创建巴黎管弦乐团,直至1968年11月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
¥15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4首单曲
专辑简介:
依照 RCA 唱片专家 James A. Mitchell 的定义,所谓的 RCA 唱片的 Golden Era(黄金年代)指的是 1958 年到1964 年,这段期间 RCA 的立体声录音技术发展成熟,所推出的唱片至今仍是音响迷眼中的瑰宝。这张称之为「立体声壮丽美景」的唱片便是「黄金年代」时的产物,而那一首曲子才能 展现出立体声的壮丽景色呢?管风琴是少数基音可到超低频的乐器,圣桑的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无疑的是最能展现立体声壮丽美感的曲子。
明希率领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在这张录音中的表现精确而直接,在慢板乐章展现出柔情似水的细腻,在管风琴与各种乐器合鸣的片段,却又表现出宛如 万箭齐发的快速反应、万马奔腾的充沛能量与无比光辉灿烂的音响效果,丰沛的音色变化与活生凌厉的动态更让耳朵听得回味无穷,难以忘怀。RCA 的录音师 Lewis Layton 将这首曲子的磅礡气势与超宽广的音场真实呈现给音响迷,的确是一张能表现立体声壮丽景致的经典录音作品。
作品简介:
圣-桑《c小调第三交响曲, Op. 78 "管风琴 (Organ)》完成于1886年。全曲共有两个乐章。该曲采用李斯特所主张的单主题原则,由第一乐章中的主题逐步发展,形成数量可观的变奏和精致的结构,乐曲中对管风琴的应用是一大特色。圣桑对自己的这部作品非常满意,并借此抨击另一位法国作曲家弗兰克:“it has seized a position in the musical world that robs the Franckist faithful of their sleep(说弗兰克的管风琴作品,剥夺人们睡觉。意思是比较混乱烦躁。)”.(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是法国作曲家弗朗克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人生的最后五年创作出来的一生唯一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其中渗透着他对宗教和哲学的思索。)
圣-桑“第三交响曲“管风琴”是圣桑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管风琴交响曲。管风琴对圣桑来说,并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乐器”这样单纯的一个概念,更是生活息息相关的伙伴。当时法国制造管风琴的技术大为进步,管风琴几乎媲美整个管弦乐团华丽雄壮的音色,发展到十九世纪后半期,管风琴的声音成为了可以与管弦乐团抗衡的精采素材。普法战争法国败北,法国作曲家纷纷兴起写德国人最擅长的交响曲,想要与之一较长短之际。圣桑受到刺激写下了这首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这首在“圣桑”年过半百而写成的颠峰之作,是圣桑为纪念李斯特而作的,是一部相当容易欣赏的浪漫派交响作品。整个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特色,配器色彩绚丽,旋律及和声热情流畅,略带有一种紧张感,尤其是管风琴的主导地位加重更增添了这种如同飓风过境的震撼力。
艺术家简介:
查尔斯·明希(Charles·Munch,亦作夏尔·孟许,1891—1968),1891年9月生于斯特拉斯堡,幼年学小提琴,后入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随普菲茨纳学作曲。毕业后到柏林师从弗莱什深造。1925年后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格万特豪斯乐团首席小提琴。1932年在巴黎首次指挥。1938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乐团音乐总监。1946年12月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1949年接替库塞维茨基任乐团音乐总监直至1962年。1962年离开美国回到法国。1967年受当时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委托创建巴黎管弦乐团,直至1968年11月在该团巡回演出时逝世。
¥148.00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4首单曲
古典乐迷对Living Stereo的这张专辑充满期待,不仅仅因为圣桑是位天才音乐家,很多人听过他的《第三交响曲“管风琴”》都会用“颤抖”一词来形容这种过电般的快感;而查理·明希作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顶级法国指挥家,于1959年录制的这个版本,把这部经典作品演绎成“活色生香”。
《第三交响曲“管风琴”》是圣桑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管风琴交响曲。圣桑认为“作曲家作曲,就像苹果树上长苹果一样自然”。这首在年过半百写成的颠峰之作,是圣桑为纪念李斯特而作。
圣桑曾获得管风琴演奏奖,并担任教堂风琴师二十多年。因此管风琴对圣桑来说,并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乐器”,更是生活息息相关的伙伴。当时法国制造管风琴的技术大为进步,管风琴的声音成为了可与管弦乐团抗衡的精彩素材。普法战争法国败北,法国作曲家纷纷写起德国人最擅长的交响曲。圣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创作此曲的。
此专辑里收录的另一位大师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这个版本是1956年对这部经典管弦乐作品再次演绎,交响诗的音乐属性与钢琴曲有本质上的区别,更充满激情的表演会呈现给您一个有别于《月光》的德彪西。
播放DSD格式的音乐请参考以下的方法:
使用专用DSD设备播放:
1. Native DSD:支持DSD格式的音乐播放设备
使用PC播放:
1. Native DSD:需要使用支持Native DSD的硬件和播放软件。比如索尼的播放软件Hi-Res Audio Player(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app/hires_audio_player.htm)以及相关硬件
2. DSD over PCM:需要安装相关的播放软件。比如foobar 2000播放软件+foo_input_sacd组件
使用Android手机播放:
1. DSD over PCM:需要安装相关的播放软件。比如海贝音乐
使用Iphone手机播放
1. DSD over PCM:
a) 安装相关的播放软件,比如海贝音乐
b) 把下载的音乐导入PC(您可以参考客户端的左侧菜单栏 -> 下载管理, 进入菜单项右上角有一个手机连接电脑的图案,点击后可以进入 “传输帮助” , 请参考此说明传输文件)
c) 参考相关播放软件的说明把音乐文件导入播放软件
¥158.00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6首单曲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05年3月,是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波浪的游戏”和“风和海的对话”。
伊贝尔(Jacques Ibert,1890—1962)是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音乐创作受德彪西和拉威尔影响,同时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其作品结构简洁生动,色彩丰富,常有阿拉伯特色,特别擅长使用管乐器。
《靠岸港》是他的经典作品。它由三首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组成,描绘了了轮船抵港所看到的景象和心境,风格与德彪西一脉相承,十分注重景象的瞬息万变的描绘,用不同器乐的音色特质描绘多彩斑斓的音乐形象。
查理·明希(Charles Munch, 1891-1968)是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他创建了法国引以为豪的巴黎管弦乐团,并带领波士顿交响乐团达14年之久。他是“法国音乐指挥权威”,让他两次获得格莱美奖的,正是法国印象派作品。
播放DSD格式的音乐请参考以下的方法:
使用专用DSD设备播放:
1. Native DSD:支持DSD格式的音乐播放设备
使用PC播放:
1. Native DSD:需要使用支持Native DSD的硬件和播放软件。比如索尼的播放软件Hi-Res Audio Player(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app/hires_audio_player.htm)以及相关硬件
2. DSD over PCM:需要安装相关的播放软件。比如foobar 2000播放软件+foo_input_sacd组件
使用Android手机播放:
1. DSD over PCM:需要安装相关的播放软件。比如海贝音乐
使用Iphone手机播放
1. DSD over PCM:
a) 安装相关的播放软件,比如海贝音乐
b) 把下载的音乐导入PC(您可以参考客户端的左侧菜单栏 -> 下载管理, 进入菜单项右上角有一个手机连接电脑的图案,点击后可以进入 “传输帮助” , 请参考此说明传输文件)
c) 参考相关播放软件的说明把音乐文件导入播放软件
¥15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4首单曲
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
¥16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10首单曲
普朗克:管风琴协奏曲 & 斯特拉文斯基:扑克游戏
¥16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5首单曲
德彪西:伊比利亚意像管弦乐集,L.122
¥14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7首单曲
布莱克伍德:第一交响曲,海耶夫:第二交响曲
¥16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6首单曲
德彪西:大海,L 109 - 伊贝尔:靠岸港
¥148.00
Hi-Res | FLAC | 176.4kHz/24bit
6首单曲
专辑简介:
波士顿交响乐团
指挥:查尔斯·明希
明希的《舒伯特》规模宏大,富有戏剧性。 从《第九交响曲-伟大》开场号角开始,节奏很快,音乐发展强烈。 这首曲子的节奏精辟、动感十足,与舒伯特的多愁善感的形象并无关联,但第二乐章中段和第三乐章三重奏的优雅浪漫主义却具有明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特点。 独特的 "未完成",直白而大胆的声音,也打上了明希个性的鲜明烙印。 明希对舒伯特的录音只有《第二交响曲》,他在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期间录制了两次。 舒伯特的淡淡的浪漫主义与明希的动感风格看似格格不入,但实际上他们是绝配,将作品的戏剧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原本是与贝多芬的《命运》相配的,这两部伟大的作品在一天之内就被录制下来。
录音时间:
1955年5月2日(1)
1958年11月19日(2)
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厅
¥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