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emble MidtVest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23首单曲
专辑介绍: 1980年,音乐历史博物馆与卡尔·克劳迪乌斯收藏馆(现丹麦音乐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名为“女性作曲家”(Women Compose)的专题展览。这场展览呈现了一项深度研究的成果,一份收录不少于339位丹麦女性作曲家的详尽目录。馆内展陈了当代女性作曲家的录音作品,但遗憾的是,历史上的女性作曲家因音乐尚未被录制,未能在展览中呈现声音资料。 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情况已有所改观。希尔德·塞斯特德与南希·达尔伯格的部分作品虽已完成录制,却仅有极小比例为公众所熟知。而特克拉·格里贝尔·旺达尔的音乐,则一直未曾留下录音记录,直到这张专辑的诞生。在这张作品中,MidtVest乐团让丹麦音乐现代发展进程中三位关键女性作曲家的声音重获新生。塞赫斯特德、达尔伯格与格里贝尔·旺达尔各自在女性社会角色引发激烈讨论的时代,以作曲家身份赢得公众认可。她们并非丹麦历史上最早的女性作曲家,却是首批以公开姿态投身艺术创作的先行者,这一身份使她们成为公众批评与偏见的焦点。尽管三位作曲家都经历了相似的时代困境,其创作风格却各具特色。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得以通过这张专辑,更全面地聆听与理解她们的艺术世界。 艺术家介绍: 希尔德·塞赫斯特德(Hilda Sehested,1858-1936),她在富恩岛南部的布罗霍尔庄园长大。在这个富裕的家庭中,她既有经济条件也有支持她发展音乐事业的环境,15岁时她搬到了哥本哈根,私下里跟随C.F.E. 霍尔曼学习。几年后,在1886年,她开始跟随音乐学院教师奥尔拉·罗森霍夫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作曲逐渐成为她的全职工作,仅在1896年,她的未婚夫、考古学家和博物馆馆长亨利·彼得森去世后,暂停了三年。 这张专辑展示了塞赫斯特德的四部室内乐作品,展示了她非凡的风格范围。第一首是《为大提琴和钢琴的幻想曲》(1907),献给大提琴家恩斯特·霍伯格,1907年由塞赫斯特德自己安排在兄弟会宫殿的骑士大厅的午间音乐会首演。它体现了她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以抒情的旋律与节奏活力、对位法和令人惊讶的调性变化相平衡。第二部作品,1927年的《为长笛和钢琴的四个幻想曲》,是她最后的创作之一,代表了一种激进的转变。塞赫斯特德将自由无调性与古风调式和缺乏调性张力的印象派段落相结合——这是一部现代而大胆的作品,当时的评论家们觉得难以接受。《贝林斯克日报》称其为“自觉的现代”和“比灵感更注重结构”。这不是塞赫斯特德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批评。她的《为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的间奏曲》创作于1893年,在《北欧音乐出版社》出版,确切的出版日期不得而知。虽然她的作品确实得到了赞扬,她的老师罗森霍夫将三重奏的主题描述为“贝多芬式的”,作曲家维克多·本迪克斯特别赞扬了第三乐章和她的技术能力,但评论家们经常觉得她的和声语言和调性流动性过于挑战性。他们抱怨失去了方向感,指责她使用“阻碍整体视野的小线条”,甚至将音乐描述为“缺乏内在逻辑”。 南希·达尔伯格(Nancy Dalberg,1881-1949) 达尔伯格的音乐创作同样处于艺术风格的转型交汇点。她与塞赫斯特德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在富恩岛南部穆勒鲁普庄园的优渥家庭中长大,庄园与布罗霍尔姆相距不远。她的丈夫埃里克·达尔伯格是一位军队工程师,同时也是业余肖像画家,始终支持她的音乐追求。达尔伯格的专业学习之路颇为丰富,师从奥韦·克里斯蒂安森、约翰·斯文森、菲尼·亨利克斯等音乐家,1913年后更受教于卡尔·尼尔森,两人建立起紧密的专业合作关系,尼尔森甚至协助她编排了《阿拉丁》和《富恩斯福尔》(《富恩岛的春天》)。1915年,在举办多场私人作品演出后,她以一场自筹资金的音乐会作为作曲家的公开首演。与塞赫斯特德相似,达尔伯格在职业生涯中多次自主策划并出资举办作曲作品音乐会,以个人力量奠定艺术声誉。 本专辑收录的达尔伯格室内乐作品,与塞赫斯特德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尽管仍植根于晚期浪漫主义传统,达尔伯格的音乐却以独特的调性语言和对动机发展的持续探索为显著特征。以《严肃行板》为例,钢琴伴奏中两组节奏动机交替出现,既支撑又与低音提琴缓慢庄重的主题形成冲突,这种张力直至最后几小节才得以化解,当低音提琴放弃钢琴初始的节奏型时,音乐才达成和谐统一。 她的《大提琴与钢琴幻想曲》(1911年)是早期代表作之一,于1915年与《严肃行板》一同首演。《伯灵斯克日报》对《严肃行板》赞誉有加,《政治家报》则评价《幻想曲》“完成度颇高”,但当时许多乐评聚焦于作曲家的性别而非音乐本身。 《社会民主党人》曾断言“音乐史上尚未出现有重要地位的女性作曲家”,尽管承认达尔伯格的音乐会‘颇具趣味”;《哥本哈根报》则称“达尔伯格夫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其音乐未陷入过度感伤或女性化的旧框架”。达尔伯格的现代风格在1922年第三次作曲音乐会上首演的《小提琴与钢琴两首幻想曲》中真正彰显。开篇动机在两件乐器间扭曲延展,通过音程变换、半音进行不断推进,常融入印象主义色彩的旋律段落。其中第二首幻想曲后以《优雅的谐谑曲》为题独立出版,献给小提琴家埃米尔·特曼伊。《情绪》则追溯至达尔伯格已知的首部作品,这首短曲收录于她1909-10年跟从约翰·斯文森学习时的笔记本中。通过此次录音,我们得以重返那段早期私教时光,聆听这位早已能创作细腻动人音乐的作曲家的初心之作。 特克拉·格里贝尔·旺达尔(Tek a Griebel Wandallll,1866-1940),她的作品此前从未被录音收录,尽管她在 19 世纪 90 年代曾获得广泛认可,却在一生中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被遗忘的程度甚至超过塞赫斯特德与达尔伯格。她的成长背景与前两者截然不同:生于贫困家庭,德国籍父亲最初在兰德斯担任音乐教师兼酒吧乐手,后迁居哥本哈根。缺乏金钱与人脉的格里贝尔・旺达尔,只能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音乐事业。她起初接受时尚插画训练,后来考入丹麦皇家音乐学院,成为少数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之一。 这张专辑收录的三部作品,创作于她1889至1891年的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既是她最早的一批创作,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完成学业后,她主要以艺术歌曲、芭蕾舞剧和歌剧创作闻名。她曾受委托为大型芭蕾舞剧《玫瑰时代》(Rosentiden)创作音乐,该剧于 1895 年在妇女展览会上演出。1895年,她的歌剧《斯康・卡伦》在布雷斯劳首演,1899年更登上丹麦皇家剧院的舞台,由此成为丹麦历史上首位女性歌剧作曲家。 这张专辑的前三部作品充分展现了格里贝尔·旺达尔独特的音乐风格:旋律明快精巧,富有标志性的表现力与叙事张力,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郁的诗意。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专辑的末篇,它实际上是一首五乐章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片段。除了这首选作第四乐章的《夜曲》外,原曲的大提琴声部手稿是唯一幸存的部分。当我们聆听这段忧郁的旋律时,仿佛在聆听一段被遗忘的音乐历史,它在被世人熟知之前就已悄然失落。 这张录音的问世,源于一项重要的音乐发掘计划。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2首单曲
专辑简介: 这张唱片包含威尔士作曲家马修·琼斯的两首作品,弦乐四重奏第一号《Deletia》和管弦乐五重奏,以及他对卡尔·尼尔森的芭蕾舞剧《阿拉丁》(作品63号)九个乐章的改编。这张专辑中的三首作品都是首演录音,由丹麦顶级室内乐团Ensemble MidtVest演奏。 琼斯被公认为一位独一无二、富有远见的音乐家和教育家。除了作曲外,琼斯还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和中提琴家之一,迄今已录制了25张独奏和室内乐专辑,首演了多场音乐会,并为数十位作曲家创作了作品。 作曲家简介: 马修·琼斯(Matthew Jones)是一位英国中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因其作为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的国际演出而广为人知。他还担任皇家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并担任皇家音乐学院音乐与戏剧学院的室内乐主任。 艺术家简介: Ensemble MidtVest(EMV)是一个以丹麦为基地的国际化音乐团体,以其高品质的室内乐音乐会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在台上台下的创新音乐体验而备受赞誉。成立于2002年的EMV乐团由九位古典音乐家组成:弦乐三重奏、管乐五重奏和钢琴家。该乐团每年在丹麦和国外举办约100场音乐会,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西雅图北欧博物馆、伦敦国王广场、梅克伦堡-前波莫瑞音乐节、里约热内卢国际室内乐周、奥斯陆ULTIMA音乐节、威尔士瓦莱州音乐节以及意大利曼托瓦室内乐节等地演出。 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世界顶级巴松演奏家塞尔吉奥·阿佐利尼(Sergio Azzolini)担任EMV的艺术顾问,专注于巴洛克和早期古典音乐的历史准确演绎。知名爵士钢琴家卡斯滕·达尔(Carsten Dahl)自2007年至2017年担任EMV的艺术顾问,专注于自由即兴演奏领域。与达尔一起,音乐家们踏上了开创性的旅程,发展出了自己的即兴演奏语言。EMV已经录制了24张CD,并曾在数百次广播节目中亮相。众多荣誉中,莫扎特和布拉姆斯的钢琴四重奏录音获得了丹麦广播公司P2奖的“最佳丹麦CD”称号。2020年,备受赞誉的《Whirl's World》专辑(内含佩尔·诺尔加德的作品)获得了格莱美奖提名。EMV的座右铭是“音乐是一种权利,而非特权”,这表明其使命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接触到高质量的古典音乐,包括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或面临不利条件的人。除了传统的音乐会外,EMV还致力于面向儿童和成人的推广项目以及人才培养。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3首单曲
专辑简介: 佩尔·诺尔格德(生于1932年)是他那一代人中演奏频率最高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400多部不同体裁的作品,激励了丹麦国内外无数的同行这张专辑收录了所有由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执导的电影“巴比特宴会”中的由佩尔·诺尔格德作曲的凯伦布利森短篇故事,该电影曾获奥斯卡奖;不仅仅有在电影中可以听到的片段,还有“催眠咒语”、“漩涡世界”和“三谕令”。 艺术家简介: Ensemble MidtVest乐团的11名成员都是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音乐家,他们都擅长室内乐。11位曾在国际室内乐比赛中多次获奖的个人,均在欧美顶尖音乐学院接受过教育。他们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合奏团,在国际水平上演奏各种各样的室内乐。乐团成立于2002年的Ensemble MidtVest乐团由弦乐四重奏、管弦乐五重奏和钢琴家组成。乐团以其创造性的节目编排而闻名,通过创造性和卓越性来突破传统古典音乐会形式的界限。总部位于丹麦赫宁的Ensemble MidtVest艺术中心位于赫宁当代艺术博物馆,这是一个由美国建筑师史蒂文·霍尔设计的非凡的场所。博物馆内有Ensemble MidtVest乐队自己的室内音乐厅和排练室。 作曲家简介: 佩尔伯格(Per Nørgård)出生于1932年,丹麦人。他是在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之后最著名的丹麦作曲家。他压倒性的音乐作品,具有独创性和深刻思想的音乐,在新的北欧音乐中是无与伦比的。佩尔伯格的作品均匀地分布在从交响乐、歌剧和室内乐到电影和戏剧音乐的各种音乐流派中,他的作品是一份高度个人化的旅行行程,这是基于他在这个世界的声音迷宫中不断的闯入和出游。
¥12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