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Sir Colin Davis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7首单曲
专辑简介: 西贝柳斯是最具天赋和创新精神的交响乐演奏家之一,他创作的音乐美轮美奂、光彩夺目。他的《第五交响曲》是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旅行,在辉煌的终曲中达到了顶峰,而《第六交响曲》则更加微妙、神秘和精致完美。 指挥家介绍: 科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全名科林·雷克斯·戴维斯爵士,(1927年9月25日生于英国萨里郡威布里奇,2013年4月14日卒于伦敦),英国指挥家,是作曲家赫克托·柏辽兹最重要的现代诠释者,戴维斯录制了其全部管弦乐和歌剧作品。 戴维斯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单簧管后转向指挥。1957年,他被任命为BBC苏格兰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1959年,他在节日大厅演出的莫扎特的《唐·乔凡尼》中代替生病的奥托·克伦佩勒,获得好评。从1961年到1965年,戴维斯是萨德勒之井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从1967年到1971年,他担任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71年,他接替乔治·索尔蒂担任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1983年至1992年,戴维斯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1995年,他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于1959年首次指挥该乐团,并从1975年起担任首席客座指挥;与该乐团合作的唱片赢得了多个格莱美奖,以及英国和法国的同等奖项。1998年至2003年,他是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许多其他主要的交响乐团都请他担任客座指挥。他以尊重的态度对待音乐家和音乐,在一次采访中说:"指挥就像把生命之鸟握在手里:握得太紧,它就死了;握得太轻,它就飞走了。" 戴维斯在1965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1980年被授予骑士勋章;2001年,他被授予荣誉骑士勋章。 乐团介绍: 伦敦交响乐团(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于1904年,是伦敦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交响乐团,前身为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能把各个时期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演奏得极为出色,故有“万能型”的英国交响乐团之称,乐团在2008年英国《留声机》杂志“全球20大交响乐团”榜单中排名第四。历任指挥包括西蒙·拉特尔爵士作为音乐总监,詹南德里亚·诺萨和弗朗索瓦·格扎维埃·罗斯作为首席客座指挥,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作为桂冠指挥,以及副艺术家芭芭拉·汉尼根和安德烈·托马斯。乐团由近百名才华横溢的演奏家组成,他们也经常在LSO圣卢克音乐厅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团演出,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广泛赞誉。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23首单曲
媒体评论: 科林·戴维斯爵士与伦敦交响乐团的这套作品非常精美,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这里缔造了很多出色的声音。 ——国际音乐网 科林·戴维斯爵士在其职业生涯的晚期发现了尼尔森,这套现场录音是其宝贵遗产。最后一首演奏的是强有力的《Sinfonia Espansiva(第3号)》,为这个周期画上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句号,他和乐团对所有六首作品都给予了热情的诠释。 ——《星期日泰晤士报》2015年4月5日 专辑介绍: 这些录音是在科林·戴维斯爵士与乐团的 "印度之夏"中录制的,被公认为是该曲目有史以来最好的录音之一,获得了无数奖项。这些交响曲最初在2011年和2013年之间发行,现在将首次作为一个包装精美的套盒发行。尽管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给他的大部分交响曲起了名字,但对影响每部作品的因素经常含糊其辞。他是一位交响乐大师,他的音乐令人着迷,将有推动力的能量与抒情的旋律相结合。 指挥家介绍: 科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全名科林·雷克斯·戴维斯爵士,(1927年9月25日生于英国萨里郡威布里奇,2013年4月14日卒于伦敦),英国指挥家,是作曲家赫克托·柏辽兹最重要的现代诠释者,戴维斯录制了其全部管弦乐和歌剧作品。 戴维斯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单簧管后转向指挥。1957年,他被任命为BBC苏格兰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1959年,他在节日大厅演出的莫扎特的《唐·乔凡尼》中代替生病的奥托·克伦佩勒,获得好评。从1961年到1965年,戴维斯是萨德勒之井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从1967年到1971年,他担任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71年,他接替乔治·索尔蒂担任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1983年至1992年,戴维斯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1995年,他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于1959年首次指挥该乐团,并从1975年起担任首席客座指挥;与该乐团合作的唱片赢得了多个格莱美奖,以及英国和法国的同等奖项。1998年至2003年,他是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许多其他主要的交响乐团都请他担任客座指挥。他以尊重的态度对待音乐家和音乐,在一次采访中说:"指挥就像把生命之鸟握在手里:握得太紧,它就死了;握得太轻,它就飞走了。" 戴维斯在1965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1980年被授予骑士勋章;2001年,他被授予荣誉骑士勋章。 乐团介绍: 伦敦交响乐团(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于1904年,是伦敦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交响乐团,前身为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能把各个时期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演奏得极为出色,故有“万能型”的英国交响乐团之称,乐团在2008年英国《留声机》杂志“全球20大交响乐团”榜单中排名第四。历任指挥包括西蒙·拉特尔爵士作为音乐总监,詹南德里亚·诺萨和弗朗索瓦·格扎维埃·罗斯作为首席客座指挥,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作为桂冠指挥,以及副艺术家芭芭拉·汉尼根和安德烈·托马斯。乐团由近百名才华横溢的演奏家组成,他们也经常在LSO圣卢克音乐厅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团演出,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广泛赞誉。
¥24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4首单曲
专辑简介: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来自新世界”,俗称新世界交响曲,于1893年创作,当时德沃夏克正在担任美国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交响曲于1893年12月16日在纽约市首演,成为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执行阿波罗11号任务,即第一次登月时,播放了新世界交响曲的录音。 科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捕捉到了德沃夏克杰作中萦绕的光彩,并引导了伦敦交响乐团进行了的精彩的表演。这是LSO Live厂牌项目的第一张唱片,立即定义了该品牌的独特声音。 指挥简介: 科林・雷克斯・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Rex Davis )是一位英国指挥家,因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合作而闻名,他于1959年首次指挥该乐团,多年来指挥曲目非常广泛,与他有特别联系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柏辽兹、埃尔加、西贝柳斯、斯特拉文斯基和蒂佩特等。戴维斯曾学习单簧管演奏,但他一心想成为一名指挥家。从1949年到1957年,他以自由指挥家的身份奋斗,获得了一系列乐团的任命,包括BBC苏格兰乐团、BBC交响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他还担任过萨德勒威尔斯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他担任了超过15年的首席指挥。客座指挥包括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等。 作为一名教师,戴维斯曾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德累斯顿 “卡尔・玛丽亚・冯・韦伯”音乐学院任职。他在1958年录制了他的第一张留声机唱片,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的唱片目录非常广泛,为飞利浦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录音室唱片,并为伦敦交响乐团自己的厂牌录制了大量现场唱片。 乐团简介: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于1904年,伦敦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交响乐团。 1904年6月,汉斯·里希特执棒乐团完成首场音乐会,成为第一任首席指挥。1907年,在科文特花园举办首个德国歌剧演出季。1912年,与指挥家阿瑟·尼基什赴美演出,成为首支造访美国的英国乐团。1920年,签下首份唱片录音合同。1923年,指挥家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首次执棒乐团1935年,为电影《将来的事》配乐,成为首支为电影量身定制配乐的交响乐团 。1941年,演出地女王大厅毁于二战时的空袭,乐团停止演出,直至1945年恢复。1950年至1954年,在约瑟夫·克里普斯任首席指挥期间,演奏水准得到明显改观 。1961年至1968年,皮埃尔·蒙都、伊斯特凡·克尔特斯先后担任首席指挥。1968年,安德列·普列文开始执掌乐团。1977年,与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录制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的配乐,开启好莱坞电影配乐之路。 1979年至1987年,克劳迪奥·阿巴多任乐团首席指挥。1987年,伦纳德·伯恩斯坦任乐团主席。1989年至1995年,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任首席指挥。1992年,获得五项《留声机》唱片奖 。1995年至2005年,科林·戴维斯任首席指挥 。1999年,创立厂牌LSO Live。2002年,凭借《特洛伊人》唱片获得两项格莱美奖。2007年,瓦莱里·捷杰耶夫任首席指挥 。2008年,在《留声机》杂志的“全球20大交响乐团”榜单中位列第四 。2012年,与西蒙·拉特尔、憨豆先生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合作演出。2017年,西蒙·拉特尔出任首席指挥。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6首单曲
专辑简介: 该专辑为2001年《留声机》杂志编辑之选。 《幻想交响曲》是法国作曲家赫克托・柏辽兹于1830年创作的一部交响曲,它是早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品首演是在1830年12月5日的巴黎音乐学院,弗朗兹・李斯特在1830年为该交响曲创作了钢琴改编。柏辽兹在这部作品中投入了大量的情感,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隐藏在每个乐章之后不同的驱动因素。 柏辽兹音乐最伟大的在世指挥家科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对作曲家的交响乐杰作进行了震慑人心的解读,同伦敦交响乐团一起为这部作品录制了最好的唱片。这张专辑完美地捕捉到了现场演出时令人窒息的兴奋感。 杂志评论: “戴维斯的指挥总是轻盈而细微,即使在强硬的时刻也能以某种方式激发出一种明亮剔透的层次感,吸引着人们的耳朵。” ——《BBC音乐》 指挥简介: 科林・雷克斯・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Rex Davis )是一位英国指挥家,因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合作而闻名,他于1959年首次指挥该乐团,多年来指挥曲目非常广泛,与他有特别联系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柏辽兹、埃尔加、西贝柳斯、斯特拉文斯基和蒂佩特等。戴维斯曾学习单簧管演奏,但他一心想成为一名指挥家。从1949年到1957年,他以自由指挥家的身份奋斗,获得了一系列乐团的任命,包括BBC苏格兰乐团、BBC交响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他还担任过萨德勒威尔斯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他担任了超过15年的首席指挥。客座指挥包括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等。 作为一名教师,戴维斯曾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德累斯顿 “卡尔・玛丽亚・冯・韦伯”音乐学院任职。他在1958年录制了他的第一张留声机唱片,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的唱片目录非常广泛,为飞利浦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录音室唱片,并为伦敦交响乐团自己的厂牌录制了大量现场唱片。 乐团简介: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于1904年,伦敦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交响乐团。 1904年6月,汉斯·里希特执棒乐团完成首场音乐会,成为第一任首席指挥。1907年,在科文特花园举办首个德国歌剧演出季。1912年,与指挥家阿瑟·尼基什赴美演出,成为首支造访美国的英国乐团。1920年,签下首份唱片录音合同。1923年,指挥家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首次执棒乐团1935年,为电影《将来的事》配乐,成为首支为电影量身定制配乐的交响乐团 。1941年,演出地女王大厅毁于二战时的空袭,乐团停止演出,直至1945年恢复。1950年至1954年,在约瑟夫·克里普斯任首席指挥期间,演奏水准得到明显改观 。1961年至1968年,皮埃尔·蒙都、伊斯特凡·克尔特斯先后担任首席指挥。1968年,安德列·普列文开始执掌乐团。1977年,与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录制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的配乐,开启好莱坞电影配乐之路。 1979年至1987年,克劳迪奥·阿巴多任乐团首席指挥。1987年,伦纳德·伯恩斯坦任乐团主席。1989年至1995年,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任首席指挥。1992年,获得五项《留声机》唱片奖 。1995年至2005年,科林·戴维斯任首席指挥 。1999年,创立厂牌LSO Live。2002年,凭借《特洛伊人》唱片获得两项格莱美奖。2007年,瓦莱里·捷杰耶夫任首席指挥 。2008年,在《留声机》杂志的“全球20大交响乐团”榜单中位列第四 。2012年,与西蒙·拉特尔、憨豆先生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合作演出。2017年,西蒙·拉特尔出任首席指挥。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7首单曲
专辑简介: 《行星》组曲是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 Holst)20世纪最受欢迎和广泛认可的音乐作品之一,《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分别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一个乐章中还有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 霍尔斯特亲自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对其杰作进行了两次早期录音。科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在2002年6月的三个晚上录制的充满热情的表演,是当年的最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杂志评论: “科林・戴维斯,正如预期的那样,没有任何问题,像魔术师天王星一样,从技艺高超的伦敦交响乐团中汲取了沉静的氛围和能量的全貌。” ——《每日电讯报》 作曲家简介: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 Holst)(1874年9月21日 - 1934年5月25 日)是一位英国作曲家,编曲家和教师,最出名作品的是他的管弦组曲《行星》。他还创作了许多其他流派的作品,但没有一部取得成功。他独特的作曲风格是许多影响的产物,理查德·瓦格纳和理查德·施特劳斯在他的早期发展中占关键地位。20世纪初英国民歌复兴的灵感,以及莫里斯拉威尔等现代作曲家榜样,促使霍尔斯特发展和完善了个人风格。 指挥简介: 科林・雷克斯・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Rex Davis )是一位英国指挥家,因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合作而闻名,他于1959年首次指挥该乐团,多年来指挥曲目非常广泛,与他有特别联系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柏辽兹、埃尔加、西贝柳斯、斯特拉文斯基和蒂佩特等。戴维斯曾学习单簧管演奏,但他一心想成为一名指挥家。从1949年到1957年,他以自由指挥家的身份奋斗,获得了一系列乐团的任命,包括BBC苏格兰乐团、BBC交响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他还担任过萨德勒威尔斯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他担任了超过15年的首席指挥。客座指挥包括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等。 作为一名教师,戴维斯曾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德累斯顿 “卡尔・玛丽亚・冯・韦伯”音乐学院任职。他在1958年录制了他的第一张留声机唱片,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的唱片目录非常广泛,为飞利浦唱片公司录制了许多录音室唱片,并为伦敦交响乐团自己的厂牌录制了大量现场唱片。 乐团简介: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于1904年,伦敦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交响乐团。 1904年6月,汉斯·里希特执棒乐团完成首场音乐会,成为第一任首席指挥。1907年,在科文特花园举办首个德国歌剧演出季。1912年,与指挥家阿瑟·尼基什赴美演出,成为首支造访美国的英国乐团。1920年,签下首份唱片录音合同。1923年,指挥家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首次执棒乐团1935年,为电影《将来的事》配乐,成为首支为电影量身定制配乐的交响乐团 。1941年,演出地女王大厅毁于二战时的空袭,乐团停止演出,直至1945年恢复。1950年至1954年,在约瑟夫·克里普斯任首席指挥期间,演奏水准得到明显改观 。1961年至1968年,皮埃尔·蒙都、伊斯特凡·克尔特斯先后担任首席指挥。1968年,安德列·普列文开始执掌乐团。1977年,与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录制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的配乐,开启好莱坞电影配乐之路。 1979年至1987年,克劳迪奥·阿巴多任乐团首席指挥。1987年,伦纳德·伯恩斯坦任乐团主席。1989年至1995年,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任首席指挥。1992年,获得五项《留声机》唱片奖 。1995年至2005年,科林·戴维斯任首席指挥 。1999年,创立厂牌LSO Live。2002年,凭借《特洛伊人》唱片获得两项格莱美奖。2007年,瓦莱里·捷杰耶夫任首席指挥 。2008年,在《留声机》杂志的“全球20大交响乐团”榜单中位列第四 。2012年,与西蒙·拉特尔、憨豆先生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合作演出。2017年,西蒙·拉特尔出任首席指挥。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20首单曲
专辑简介: 海顿最后23部交响曲的创作环境与之前80多部交响曲的创作环境截然不同,其中大部分交响曲主要是为他的雇主尼古拉斯-艾斯特王子(Prince Nikolaus Esterh.zy. )的宫廷演出而写。1780年代,作曲家的国际声誉和知名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一个被称为 "奥林匹克音乐会 "的巴黎音乐会协会于1785年委托他创作一套六部交响曲后,他后来的作品都是为外国演出而写的。 指挥家简介: 科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 1927年9月25日——2013年4月14日)是一位英国指挥家。刚开始的时候他在伦敦学习单簧管。1983年到1992年他指导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83年他获得卡尔·阿玛丢斯·哈特曼奖牌。自1995年他是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另外他也是德累斯顿国立乐团的荣誉指挥。戴维斯擅长指挥的是柏辽兹和西贝柳斯的作品。同时也涵盖不少德奥曲目与民族音乐,当然绝对令人无法忘怀的是他在柏辽兹音乐上所作的努力。他于1980年受封爵位。2013年4月14日在英国去世,享年85岁。
¥158.00
Hi-Res | FLAC | 44.1kHz/24bit 8首单曲
媒体评论: 本周最佳唱片:“科林·戴维斯和LSO在这张专辑中的胜利,在这场扣人心弦的演出中,《第六交响曲》成为20世纪最引人入胜的原创作品之一。”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专辑简介: 这两部作品都以民歌的变调和尼尔森独特的反浪漫主义风格为特色。这些录音是在科林·戴维斯爵士的“印度夏季”期间与管弦乐队合作录制的,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的唱片之一,获得了无数奖项。交响乐团最初于2011年至2013年间发行。尽管丹尼尔作曲家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为他的大多数交响乐作品提供了头衔,但他们对每件作品的影响往往模糊不清。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名交响乐大师,他的音乐令人着迷,将推进能量与抒情发明相结合。 作曲家简介: 卡尔·尼尔森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丹麦作曲家,他几乎在所有体裁中都多产。尼尔森将自己与晚期浪漫主义强烈地分离开来,逐渐将自己定位于欧洲的新潮流。 厂牌介绍: LSO Live是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自己的唱片厂牌,他们使用最新技术捕捉乐团最精彩的表演。该唱片公司成立于1999年,旨在吸引更多的古典音乐观众和忠实的听众。它是新生代第一个艺术家拥有的厂牌,并帮助恢复了古典音乐市场的生机。 LSO Live的录音由乐团自己拥有。演奏者、指挥家和独奏者都是录音的权益关系者,此外,LSO Live还与一些世界领先的制作人和音响工程师合作。音乐家不仅要选择应该录制什么,还要参与整个制作过程,确保他们能够只发行自己满意的唱片。 通过几个完美编辑的现场表演,LSO Live的录制既保留了现场体验的活力,又结合了之前只有在录音室录制才能达到的精致水平。该厂牌是数字音乐的先驱,也是第一个提供完整目录下载的古典音乐厂牌。 LSO Live已经发布了100多张由许多世界上最伟大艺术家录制的唱片,其中包括西蒙·拉特尔 (Simon Rattle)、约翰·艾略特·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瓦莱里·格吉耶夫(Valery Gergiev)、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和伯纳德·海汀克(Bernard Haitink)。自2002年第一次获得格莱美奖以来,至今已赢得了许多国际奖项,包括留声机大奖、BBC音乐杂志奖、全英古典音乐奖、德国古典作品音乐奖”Opus Klassik”、 法国古典音乐杂志奖和德国唱片协会奖。
¥12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