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ss Jansons,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Bavarian Radio Chorus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14首单曲
作品简介: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于1893年8月12日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标题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českaja)的俄语意思为“激情”、“情感”,而并非大家所认为的“激起怜悯”,这个词反映了一小点激发的痛苦。柴可夫斯基原本打算将该作品命名为“标题”,然而,现时出版的乐谱,通常都已使用了法语的翻译名字:Pathétique,翻译出来便成了“悲怆”。 本作品于1893年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首演,作者亲自指挥,演出获得了巨大的轰动。然而自此9天之后,作者不幸与世长辞,本作品成为作者的绝笔之作。 作者向他深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妹妹亚历山德拉·萨莎的二儿子不是侄子是外甥)解释过该作品的标题。当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问作者这部交响曲是否有标题的时候,作者承认了自己隐藏标题的事实。 这个标题被Taruskin称为“绝命书交响曲”,这种说法在作者去世不久后该作品第二次演出时被人们所坚信。听众们努力地试图从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当然,他们实现了。例如在第一乐章中被引用自俄罗斯东正教安魂曲中的简短乐句,第四乐章非寻常性使用的柔版以及刚开始紧张的和弦和结束时的死亡之光。并且在1893年9月至10月期间,当大公爵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委托作者写作安魂曲的时候,作者以“不能写两首安魂曲”为由,拒绝了这项工作。安魂曲就是指本曲(第四乐章的缘故),他当时已经完成本曲。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这首交响曲献给了作者深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 作曲家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188.00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7首单曲
埃德加·维克多·阿西尔·夏尔·瓦雷兹(法文:Edgard Victor Achille Charles Varèse,1883年12月22日-1965年11月6日),法裔美国作曲家。早年在巴黎师从丹第,维多尔和鲁塞尔学习,1907年移居柏林,1915年到美国,之后长期在美国从事创作。瓦雷兹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在序列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和微分音的运用上都有很大贡献,大大开发了音乐的表现力,被尊为“电子音乐之父”。 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应库塞维茨基之约,为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50周年而作,作于1930年,呈献给波士顿交响乐团。该年12月13日由安塞美指挥在布鲁塞尔首演,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于该年12月19日。共3个乐章:1.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节目单上标明为“前奏曲”,总谱上无标示。以乐队奏E小调主和弦始,与双簧管、低音管琶音交替,圆号与大提琴先奏合唱主题,女低音唱叹息般的祈祷。四声合唱后,双簧管琶音为间奏,合唱主题后是男高音、女高音。被全体和弦中断后.女低音、男低音再引出四部合唱,女低音祈祷主题由男高音、女高音表现后,以G大调主和弦结束。这个乐章唱词使用《诗篇》第三十八篇第十三、十四节,用拉丁语。2.这个乐章有上帝聆听第一乐章祈祷意味,布鲁塞尔首演时节目单上注明为“双重赋格曲”。第一个C小调主题先用在导入部,以第一双簧管、第一长笛、第三长笛、第二双簧管顺序构成四部,主题反复以G小调高五度应答。接着,合唱为第二主题形成四部赋格,先是女高音、女低音低四度应答,接着男高音、男低音同样持续,乐队奏第一赋格主题片断,合唱与乐队交替,最后大提琴、低音提琴加小号把第一赋格主题奏成回声形态而结束。这个乐章歌词使用《诗篇》第三十九篇第二、三、四节。3.赞颂上帝的乐章,首演时节目单上注明“交响快板”。先以叹息般开始,圆号在有力的断音和弦反复下连接三连音符快速乐句,女高音唱与第一乐章祈祷主题类似乐句,女低音、男高音持续。情绪高涨后,速度减慢,回顾开头部分,变成快板。三连音符快速乐句后,速度又减慢,女高音与男低音以十二度平静的赋格演唱,最后在赞美上帝的再现中结束。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肖斯塔科维奇(俄语: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前苏联时期俄国作曲家。他一生大部份时间都留在苏联,但同时也是当年少数名气能传至西方世界的作曲家,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在苏共政权中曾得过不少荣誉。例如他曾获得当年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苏联元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的资助,可是,亦因为他曾试过与斯大林主义及官僚作风有所冲突而两度遭苏共谴责两次(在1936年和1948年)他的作品亦一度被禁止演出。斯大林死后,他多次获颁发多项国家的奖项和荣誉,也曾当过最高苏维埃代表。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既融合了后浪漫主义(如马勒)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如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但亦不乏二十世纪的不协调音色和创作手法,因此他的音乐作品间中受到了官方的争议,然而他的作品,普遍仍受到欢迎和好评。
¥12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