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divari Quartett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6首单曲
专辑简介: 弗朗茨·舒伯特在专注于创作歌曲四年之后,于19世纪20年代重新开始创作弦乐四重奏。他晚期的室内乐作品可能是他最具特色的音乐,充满了深沉的亲密感和深刻的矛盾性。《Quartettsatz》的第一乐章跌宕起伏、打破常规。如果说《罗莎蒙德》和《死神与少女》是舒伯特四重奏中最常被听到的作品,那么他最后完成的《G大调四重奏》无疑是他最不妥协的作品,也许也是他对音乐未来最有预见性的作品。 弗朗茨·舒伯特弦乐四重奏的高度原创组合。成熟的《G大调四重奏》与弦乐四重奏早期乐章D.103和同调晚期乐章D.703相结合。 斯特拉迪瓦里弦乐四重奏演奏的音乐范围很广,但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位作曲家的主要作品上,而且一般会贯穿整个音乐季。这种特别的专注让演奏家们达到了非凡的强度。例如,在2017/2018音乐季期间,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在苏黎世湖畔的不同地点举行七场系列音乐会,探索舒伯特的作品。在这些独奏音乐会中,将对这位维也纳作曲家的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其范围远远超出了弦乐四重奏这一媒介。这也不仅仅是演奏家们的音乐会,而是精心策划的庆祝活动,旨在将作曲家、音乐家和观众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非常符合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的精神及其尽可能接近著名的难以达到的最佳状态的目标。 乐团简介: 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StradivariQuartett)于2007年在苏黎世音乐厅的首场音乐会上首次亮相。此后,乐团通过在瑞士和国外的多次巡演和演出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四重奏曾在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音乐厅、汉堡爱尔音乐厅、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东京纪伊音乐厅、上海东方音乐厅、北京国家大剧院、首尔艺术中心和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等地演出。其他重要演出还包括受邀参加卢塞恩音乐节、基辛格夏日音乐节、莱茵高音乐节、罗兹鲁宾斯坦钢琴音乐节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等重要音乐节。 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的标志性活动是广受欢迎的斯特拉迪瓦里音乐节(StradivariFESTs)。乐团每季度在瑞士和国外举办约60场音乐会,始终与观众保持密切联系和对话。此外,四重奏还定期与室内乐爱好者一起前往独特的地方,享受音乐、陪伴以及周边地区的自然和文化。在苏黎世、沃韦、柏林、维也纳、汉堡、克雷莫纳和其他许多地方,四重奏就是这样激发出最高水平的音乐和文化。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3首单曲
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团,因每位成员均使用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所制作的名琴,因此而命名。创团之后,于2007年9月于苏黎世市政厅举行首场音乐会。每年他们都会巡回世界各地演出,是目前欧洲知名的音乐团体之一。第一小提琴手王晓明来自中国大陆,使用1715 年制造的「黄金小提琴」(AUREA)。为苏黎世歌剧院首席;斯特拉迪瓦里欧洲音乐节艺术总监;卡拉扬国际基金会终身授予音乐家。第二小提琴手为瑞士小提琴家赛巴斯汀‧波仁(Sebastian Bohren)已经在索尼唱片公司出版过多张专辑。使用1710年制作的「乔治王」(King George)。中提琴手乌顺斯基(Lech Antonio Uszynski)出生于意大利,使用1734年斯特拉迪瓦里90岁高龄时所制作的「吉普森」(GIBSON)。据传,此琴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斯特拉迪瓦里颠峰时期所制作的琴。他曾赢得瑞士「青年音乐家比赛」桂冠。 此后,与哥哥创建了三重奏并获得「意大利国际重奏比赛」第一名。大提琴手玛雅‧韦伯(Maja Weber)出生于瑞士,使用1717年制作的「苏吉雅」(BONAMY DOBREE-SUGGIA),曾参与Ars Amata Zurich四重奏团与Amar四重奏团,并获得了在Bubenreuth重奏比赛的第一名,以及在日内瓦和格拉茨重奏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2首单曲
1842年6-7月间,舒曼以很快的速度完成了三首弦乐四重奏,分别汇编于作品41中的第一、二、三号。他师法门德尔颂弦乐四重奏而创作,并受贝多芬的影响。在当年9月于妻子克拉拉的生日首度发表。克拉拉在日记中写道:「对我来说,这些作品是极大的喜悦!」更表示:「对于四重奏我可以说一无所知,但是它们让我感到愉悦,是崭新、清晰的细致作品」。 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团,因每位成员均使用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所制作的名琴,因此而命名。创团之后,于2007年9月于苏黎世市政厅举行首场音乐会。每年他们都会巡回世界各地演出,是目前欧洲知名的音乐团体之一。第一小提琴手王晓明来自中国大陆,使用1715 年制造的「黄金小提琴」(AUREA)。为苏黎世歌剧院首席;斯特拉迪瓦里欧洲音乐节艺术总监;卡拉扬国际基金会终身授予音乐家。第二小提琴手为瑞士小提琴家赛巴斯汀‧波仁(Sebastian Bohren)已经在索尼唱片公司出版过多张专辑。使用1710年制作的「乔治王」(King George)。中提琴手乌顺斯基(Lech Antonio Uszynski)出生于意大利,使用1734年斯特拉迪瓦里90岁高龄时所制作的「吉普森」(GIBSON)。据传,此琴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斯特拉迪瓦里颠峰时期所制作的琴。他曾赢得瑞士「青年音乐家比赛」桂冠。 此后,与哥哥创建了三重奏并获得「意大利国际重奏比赛」第一名。大提琴手玛雅‧韦伯(Maja Weber)出生于瑞士,使用1717年制作的「苏吉雅」(BONAMY DOBREE-SUGGIA),曾参与Ars Amata Zurich四重奏团与Amar四重奏团,并获得了在Bubenreuth重奏比赛的第一名,以及在日内瓦和格拉茨重奏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 斯特拉第瓦里的弦乐器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且具有最高价值的乐器。乐器不管在音 色,音量和音质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斯特拉第瓦里四重奏组的演奏则充分发 挥了四把乐器各自的个性和特色,乐器通过他们的演奏发挥的淋漓尽致。世界上最棒 的四把弦乐器演奏在一起就像一部美妙的幻想曲,将叙述给聆听者最动人的声音。音乐是他们的唯一主角。 生活是由许多故事组成的万花筒。斯特拉第瓦里重奏组的四位音乐家在演绎和创造着 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音乐故事,通过他们的演奏将向观众诠释出活灵活现的音乐。
¥138.00
WAV | 44.1kHz/16bit 12首单曲
The Stradivari Quartet 斯特拉第瓦里四重奏 四把著名的斯特拉第瓦里乐器组成的四重奏组,是具有听觉享受到视觉享受的完美组合。并且由四位出色的音乐家,将乐器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现出来。四重奏组在中国小提琴家王晓明领衔下,与其他三位音乐家共同组成。他们将自己的音乐天赋及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完美的和四把三百年历史名琴融合在一起。无论是雄厚的低音区,柔美的中音区,还是华丽的高音区,通过四位音乐家的演奏实现了将斯特拉第瓦里名琴与作曲家和演奏家,这三者前所未有跨时代的完美结合。 生活是由许多故事组成的万花筒。斯特拉第瓦里重奏组的四位音乐家在演绎和创造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音乐故事,通过他们的演奏将向观众诠释出活灵活现的音乐。斯特拉第瓦里的弦乐器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且具有最高价值的乐器。乐器不管在音色,音量和音质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斯特拉第瓦里四重奏组的演奏则充分发 挥了四把乐器各自的个性和特色,乐器通过他们的演奏发挥的淋漓尽致。世界上最棒的四把弦乐器演奏在一起就像一部美妙的幻想曲,将叙述给聆听者最动人的声音。音乐是他们的唯一主角。 《普鲁士四重奏》 《普鲁士四重奏》是莫扎特生平的最后三首四重奏作品:《第二十一号弦乐四重奏》(D大调)作于1789年,《第二十二号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K589)作于 1790年,《第二十三号弦乐四重奏》(F大调,K590)作于1790年,即《普鲁士四重奏》的最后一首。 这三首四重奏之所以被命名为“普鲁士”,是因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君主,尤其热衷于室内乐,据说在战事频发的时候也一次没有错过弦乐四重奏的演出。1789年5月,莫扎特受到了他的邀请,前往柏林,与当时的宫廷室内乐手们一同演奏。在经济上比较困顿的作曲家希望获得借写作一组弦乐四重奏作品,献给普鲁士国王的机会获得一份相对丰厚的工资。这组四重奏本来计划要写六首,但结果只完成了三首。尽管在最终付印的乐谱上,莫扎特还是放弃了题献的字样,但是这三首四重奏中还是分明考虑到了普鲁士国王的地位——国王本人所擅长演奏的大提琴声部被放在了引人注目的头等位置。
¥50.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