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
我碰到了问题
我有改进建议
我对这些比较满意
我的反馈
×
选择问题类型
页面布局
内容描述
图片
以上都不是
0/500字
Toggle navigation
我的音乐
客户端下载
0
购物车
加载中,请稍候...
购物车中还没有音乐,赶紧选购吧!
0张专辑,0首单曲
请登录
中国
请先登录即刻领取更多优惠
第三方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
百度ID
腾讯QQ
登录
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手机校验码登录
获取校验码
短信校验码登录
密码登录
新浪微博
百度ID
腾讯QQ
微信
手机注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索尼精选服务条款》
手机号码注册
<返回登录
找回密码
重设密码
<返回登录
提示
您已经成功添加商品到购物车
继续购买
购买了该张专辑的用户还喜欢以下专辑
专辑名字
价格
请输入优惠券兑换码 :
兑换
温馨提示:在优惠券“未使用”一栏中查看您所兑换的优惠券。因系统升级,如果您有未使用的优惠码将自动转变为优惠券兑换码继续使用。
我的消息
* 网页端仅支持查看, 如需操作请
下载APP
加载中...
`
`
设置为已读
首页
|
排行榜
|
厂牌专区
|
所有分类
|
流媒体会员
黄滨,盛原
暂无描述
所有专辑
全选
曲目
专辑
格式
时长
价格
试听
全选
全选
跨越高峰——黄滨、盛原之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集 (Dolby Atmos)
Hi-Res |
MP4 |
48kHz/24bit
36首单曲
专辑介绍: 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大师黄滨与享有“中国巴赫诠释典范”美誉的钢琴家盛原联袂登场,两者以各自独到的艺术视角,跨越时空界限,重新诠释“音乐巨匠”贝多芬的经典之作,引领听众攀越音乐的高峰,沉醉于古典音乐那无垠而深邃的美妙世界。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作为他留给后世小提琴文献中的瑰宝,长久以来被尊为不可多得的经典。 这些作品不仅深深植根于古典主义的土壤,更蕴含着贝多芬对音乐创新的不懈追求,它们如同一座座桥梁,引领听众从古典主义跨越到浪漫主义,感受音乐潮流的波澜壮阔与细腻变迁。 小提琴文献中的“新约”——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 温德汉 在小提琴的文献中,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常说巴赫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是小提琴文献中的“旧约”,那“新约”就是贝多芬的这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了。和他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作品一样,小提琴奏鸣曲数量充沛,不但继承了古典乐派的精髓,而且带着听者感受贝多芬的创新与发展是如何引领着音乐潮流的变化,领略音乐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几乎每一位的职业小提琴演奏家,都会接触和演奏“乐圣”贝多芬的这十首作品或其中的几首,就像钢琴演奏家几乎没有不弹肖邦作品的情况一样。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至第三号(作品12号的三首)是第一部分,多少受着古典主义尤其是莫扎特的影响。在第二阶段的第四、第五号(作品23和24号),贝多芬个人的独特风格明显呈现。第三阶段的第六至八号(作品30号)贝多芬开始走向他个人的巅峰,在第四阶段开始的第九号到达了顶峰,而第十号则是这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完成于贝多芬后期的作品。 事实上,在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之外,还有一首名为Hess 46的A大调未完成的奏鸣曲,是贝多芬于1790年至1792年间为钢琴和小提琴创作的一部片段式作品,也可能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该作品由音乐学家威利·赫斯(Willy Hess)发现,可能是贝多芬首次尝试为这种小提琴和钢琴组合创作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目前不大被认可为贝多芬的“正式”作品,所以公开演出的机会并不多。 贝多芬的前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97-1798年,1799年在维也纳一起出版,题献给他的前老师安东尼奥·萨列埃里。这些作品遵循了海顿和莫扎特所开创的三乐章奏鸣曲的形式,是典型的十八世纪的奏鸣曲风格。这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继承了莫扎特的特色,强调了小提琴和钢琴两种乐器的合作,而不是钢琴为小提琴伴奏,这就同时给两位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标志着贝多芬早期的小提琴和钢琴作品在风格上有了很大的进步,D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尽管它没有达到后期作品的伟大和深度。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在音乐上并不复杂,但第二乐章表现出对变奏形式的深刻理解,在结构上与“克莱采”奏鸣曲(作品47)中的同一乐章相似。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与第一和第三奏鸣曲在性格上有所不同,因为它是加兰特风格,而其他两首奏鸣曲则更具戏剧性和活力,尤其是降E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后者的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与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相似,年轻俏皮,而第二乐章则风格更加成熟。 第四小提琴奏鸣曲(作品23)完成于1800年和第五小提琴奏鸣曲(作品24)完成于1800-01年间,并在1801年10月一起出版,题献给莫里茨·冯·弗里斯伯爵(Count Moritz von Fries)。a小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标志着戏剧风格比前三部略有进步,但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标志着小提琴创作的最大发展,因为引入主旋律的是小提琴,而不是像前四首奏鸣曲那样由钢琴引入。第四奏鸣曲的外乐章代表了两种乐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克莱采”奏鸣曲中达到最高点的音乐风格在这里小试牛刀。 A小调奏鸣曲从未像F大调奏鸣曲那样受欢迎,尽管它有一段俏皮的行谐谑曲行板,它结合了慢乐章和谐谑曲的功能。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仍然坚持三乐章写法,但在被称为“春天”的F大调奏鸣曲中,增加了一个简短的谐谑曲和三声中部,将其扩大到四个乐章。“春天”这个别名不是贝多芬起的。在德语国家,他的一些小提琴奏鸣曲也被冠以别名: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之2)有时被称为“公鸡”,而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之3)通常被称为“香槟”奏鸣曲。 贝多芬的作品30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802年,并于1803年在维也纳出版,题献给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大调、c小调和G大调奏鸣曲在音乐风格和小提琴创作方面比他早期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标志着他与前辈们分道扬镳。然而,小提琴的音域与以前的奏鸣曲(g-a''')没有什么不同,大概反映了它们所面对非专业演奏者的平均能力。两首大调奏鸣曲有三个乐章,而c小调奏鸣曲则有四个乐章。在这三部作品中,小提琴和钢琴在每个乐章中都需要表现主题。 轻松优雅的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在风格上可能不如c小调第七奏鸣曲那么火热的奏鸣曲显现,尽管在第八奏鸣曲中,“我们处于一种和谐的完美境界,第一乐章阳光明媚的欢乐,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的庄严之美, 结尾的第三乐章回旋曲的幽默跳跃结合在一起,非常平衡,为我们提供了十首奏鸣曲中最和谐的作品之一。” 极具戏剧性的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在调性上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和第五交响曲同一调性,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奏鸣曲之一,最受欢迎的小提琴还有第五和第九首。它展示了贝多芬在音乐风格上的最大进步,因为四个乐章遵循一个近乎交响乐的架构,整首奏鸣曲是一部浑然天成的杰作。外乐章的张力和节奏的一致性,如“克莱采”奏鸣曲般,使这首奏鸣曲成为一首充满激情的迷人作品,也是贝多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之一。 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创作于1802-03 年,1805 年在波恩出版,这是他十首奏鸣曲中作曲最成熟的一首,尽管那是在作品30的三首奏鸣曲完成后不久写的。它最初是题献给小提琴家乔治·波尔格林·布里奇塔(George Polgreen Bridgetower),他在1803年首次与贝多芬一起演奏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但贝多芬随后将献词改为小提琴家克莱采,克莱采从未承认过被题献,甚至从未在公开场合演奏过这部作品。当这部作品首次出版时,它的标题是“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以非常接近协奏曲的风格写成,规模也类似协奏曲”。这首没有管弦乐伴奏的两种乐器的“协奏曲”在小提琴和钢琴的二重奏曲目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贝多芬要求最高、最著名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它将小提琴的技术潜力扩展到更专业的水平。 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中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作品96,创作于1812年,并于1816年在维也纳出版。它是题献给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 Johannes Joseph Rainier of Austria)的,1812年由法国小提琴家皮埃尔·罗德(Pierre Rode)与弹钢琴的大公进行了首演。贝多芬当时已经创作了这首奏鸣曲的一部分,在1812年的一次音乐会巡回演出罗德来到了维也纳,这给了贝多芬完成这部奏鸣曲的动力,他在时隔十年后终于回到了小提琴奏鸣曲领域。这次贝多芬并未沿着第九奏鸣曲的方向前进,而是有点回到前八部奏鸣曲的那种状态,因为他在写作时,心中想象演奏者并不是像第九奏鸣曲那样的具备优秀演奏能力的专业小提琴演奏家,而是如前八首那样,演奏者可以是业余水平的人士。 演奏者:黄滨(小提琴)、盛原(钢琴) 统筹:温德汉 监制:黄滨、盛原 录音师:冯汉英 后期制作:冯汉英 录音时间:2021年2和8月 录音地点: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 艺术家介绍: 黄滨,小提琴家 黄滨在14岁时获得波兰维尼奥夫斯基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后首次获得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之后,她先后赢得了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和德国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的头奖,她对于音乐的诠释以及出众的技巧广受赞誉。《华盛顿邮报》评价她为“实至名归的获奖者”,《巴尔地摩太阳报》称赞她为“令听众震撼的天才”。 黄滨获得2019德国古典音乐奖(OPUSKLASSIK)室内乐录音大奖。她使用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大炮 ”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现场录音由Dynamic唱片公司于2013年发行,迪帕森古典音乐杂志评价这张唱片为“最高级的演绎”。黄滨其它专辑包括《巴洛克小提琴名曲集》(Naxos,2003),《圣诞故事》(Dynamic, 2013),《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全集》(Vermeer,2017),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NCPA Classes, 2023)。黄滨 2017 年与意大利Carlo Felice剧院乐团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的现场录音也由意大利热那亚 Carlo Felice剧院发行。 黄滨曾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印第安纳波利斯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韩国广播交响乐团等众多世界一流交响乐团有过合作演出,并活跃在世界各国音乐舞台上,如美国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柏林爱乐音乐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东京歌剧院、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等。 作为一名活跃的室内乐演奏家,黄滨曾在万宝路音乐节(Marlboro Festival)与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以及茱莉亚四重奏、瓜纳里四重奏(Guarneri Quartet)的成员合作,她在 2019年成立了乐耳四重奏。黄滨曾任伊斯曼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并担任第五十三届和五十五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黄滨自2018秋季至今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和管弦系主任。 黄滨四岁开始学琴,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获得皮博迪(Peabody)音乐学院的学士学位和艺术家证书、伊斯曼(Eastman)音乐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学位(MM)和博士学位(DMA),师从周善同、郭淑敏、王治隆、贝尔·赛诺夫斯基(Berl Senofsky)、塞维·蔡特林(Zvi Zeitlin)。 盛原,钢琴家、历史键盘演奏家 盛原作为音乐会钢琴家赢得了国际性的瞩目。他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伦敦卡多根音乐厅、多伦多福特演艺中心、首尔国家演艺中心、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香港文化中心等音乐厅演奏,纽约古典音乐台、波士顿古典音乐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波兰国家电视台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音乐台等均播出过盛原的演奏。 他作为独奏家曾经与国内外诸多交响乐团合作,包括法国岛屿管弦乐团、西班牙泰奈利费交响乐团和大加纳利爱乐乐团、罗马尼亚国立奥拉迪亚爱乐乐团、哈萨克斯坦国家交响乐团、古巴国立交响乐团、菲律宾爱乐乐团以及包括中国爱乐乐团在内的各大中国主要乐团。同时,作为室内乐演奏家,盛原与小提琴家林朝阳、大提琴家朱亦兵组建了挚友三重奏,并曾与上海弦乐四重奏,及小提琴家 Aaron Rosand、Arnold Steinhardt、Vadim Repin、大提琴家 Andres Diaz 等人合作。 盛原对早期键盘乐器的理解与掌控也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他近年来频繁用作曲家创作时代的乐器,包括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和早期钢琴演奏作曲家的作品。在一场用 1805年制造的维也纳式Kathon ig钢琴上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专场音乐会后,《波士顿信息报》这样评价盛原:“盛原对这种音乐有着融会贯通的理解,听众可以很容易地想象这就是作曲家本人在键盘上演奏。” 盛原的唱片发行于各大国际唱片公司,包括荷兰 Piano Classics, Brilliant Classics 和国家大剧院唱片公司(NCPA Classics)。他先后发行了巴赫、肖邦、 舒曼、柴可夫斯基等 16 张现代钢琴、早期钢琴、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演奏的作品专辑。他用羽管键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 (国家大剧院唱片发行)获得 2019 年唱工委音乐奖(CMIC Music Awards)“最佳古典演绎奖 ”,他用早期钢琴录制的《舒曼作品集》获得 2022 年“德国唱片评论家奖 ”(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 itik)最佳唱片提名。 他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演奏颇受国际乐坛瞩目。美国《纽约时报》称“盛原先生的(巴赫)演奏......好似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欢乐之音。”德国《钢琴新闻杂志》这样评论盛原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CD:“他的演奏呈现出风格准确,忠实于原作的特点。这位中国人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表现得夸张做作,而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对精确平衡感的直觉。这使他的演奏非常迷人。”英国《国际钢琴杂志》称盛原为“ 中国诠释巴赫的领军人物。” 盛原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他是“音乐光明行 ”助盲项目的创始人。
跨越高峰——黄滨、盛原之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集 (352.8kHz DXD)
Hi-Res |
FLAC |
352.8kHz/24bit
36首单曲
专辑介绍: 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大师黄滨与享有“中国巴赫诠释典范”美誉的钢琴家盛原联袂登场,两者以各自独到的艺术视角,跨越时空界限,重新诠释“音乐巨匠”贝多芬的经典之作,引领听众攀越音乐的高峰,沉醉于古典音乐那无垠而深邃的美妙世界。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作为他留给后世小提琴文献中的瑰宝,长久以来被尊为不可多得的经典。 这些作品不仅深深植根于古典主义的土壤,更蕴含着贝多芬对音乐创新的不懈追求,它们如同一座座桥梁,引领听众从古典主义跨越到浪漫主义,感受音乐潮流的波澜壮阔与细腻变迁。 小提琴文献中的“新约”——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 温德汉 在小提琴的文献中,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常说巴赫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是小提琴文献中的“旧约”,那“新约”就是贝多芬的这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了。和他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作品一样,小提琴奏鸣曲数量充沛,不但继承了古典乐派的精髓,而且带着听者感受贝多芬的创新与发展是如何引领着音乐潮流的变化,领略音乐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几乎每一位的职业小提琴演奏家,都会接触和演奏“乐圣”贝多芬的这十首作品或其中的几首,就像钢琴演奏家几乎没有不弹肖邦作品的情况一样。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至第三号(作品12号的三首)是第一部分,多少受着古典主义尤其是莫扎特的影响。在第二阶段的第四、第五号(作品23和24号),贝多芬个人的独特风格明显呈现。第三阶段的第六至八号(作品30号)贝多芬开始走向他个人的巅峰,在第四阶段开始的第九号到达了顶峰,而第十号则是这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完成于贝多芬后期的作品。 事实上,在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之外,还有一首名为Hess 46的A大调未完成的奏鸣曲,是贝多芬于1790年至1792年间为钢琴和小提琴创作的一部片段式作品,也可能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该作品由音乐学家威利·赫斯(Willy Hess)发现,可能是贝多芬首次尝试为这种小提琴和钢琴组合创作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目前不大被认可为贝多芬的“正式”作品,所以公开演出的机会并不多。 贝多芬的前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97-1798年,1799年在维也纳一起出版,题献给他的前老师安东尼奥·萨列埃里。这些作品遵循了海顿和莫扎特所开创的三乐章奏鸣曲的形式,是典型的十八世纪的奏鸣曲风格。这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继承了莫扎特的特色,强调了小提琴和钢琴两种乐器的合作,而不是钢琴为小提琴伴奏,这就同时给两位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标志着贝多芬早期的小提琴和钢琴作品在风格上有了很大的进步,D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尽管它没有达到后期作品的伟大和深度。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在音乐上并不复杂,但第二乐章表现出对变奏形式的深刻理解,在结构上与“克莱采”奏鸣曲(作品47)中的同一乐章相似。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与第一和第三奏鸣曲在性格上有所不同,因为它是加兰特风格,而其他两首奏鸣曲则更具戏剧性和活力,尤其是降E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后者的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与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相似,年轻俏皮,而第二乐章则风格更加成熟。 第四小提琴奏鸣曲(作品23)完成于1800年和第五小提琴奏鸣曲(作品24)完成于1800-01年间,并在1801年10月一起出版,题献给莫里茨·冯·弗里斯伯爵(Count Moritz von Fries)。a小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标志着戏剧风格比前三部略有进步,但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标志着小提琴创作的最大发展,因为引入主旋律的是小提琴,而不是像前四首奏鸣曲那样由钢琴引入。第四奏鸣曲的外乐章代表了两种乐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克莱采”奏鸣曲中达到最高点的音乐风格在这里小试牛刀。 A小调奏鸣曲从未像F大调奏鸣曲那样受欢迎,尽管它有一段俏皮的行谐谑曲行板,它结合了慢乐章和谐谑曲的功能。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仍然坚持三乐章写法,但在被称为“春天”的F大调奏鸣曲中,增加了一个简短的谐谑曲和三声中部,将其扩大到四个乐章。“春天”这个别名不是贝多芬起的。在德语国家,他的一些小提琴奏鸣曲也被冠以别名: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之2)有时被称为“公鸡”,而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之3)通常被称为“香槟”奏鸣曲。 贝多芬的作品30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802年,并于1803年在维也纳出版,题献给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大调、c小调和G大调奏鸣曲在音乐风格和小提琴创作方面比他早期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标志着他与前辈们分道扬镳。然而,小提琴的音域与以前的奏鸣曲(g-a''')没有什么不同,大概反映了它们所面对非专业演奏者的平均能力。两首大调奏鸣曲有三个乐章,而c小调奏鸣曲则有四个乐章。在这三部作品中,小提琴和钢琴在每个乐章中都需要表现主题。 轻松优雅的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在风格上可能不如c小调第七奏鸣曲那么火热的奏鸣曲显现,尽管在第八奏鸣曲中,“我们处于一种和谐的完美境界,第一乐章阳光明媚的欢乐,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的庄严之美, 结尾的第三乐章回旋曲的幽默跳跃结合在一起,非常平衡,为我们提供了十首奏鸣曲中最和谐的作品之一。” 极具戏剧性的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在调性上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和第五交响曲同一调性,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奏鸣曲之一,最受欢迎的小提琴还有第五和第九首。它展示了贝多芬在音乐风格上的最大进步,因为四个乐章遵循一个近乎交响乐的架构,整首奏鸣曲是一部浑然天成的杰作。外乐章的张力和节奏的一致性,如“克莱采”奏鸣曲般,使这首奏鸣曲成为一首充满激情的迷人作品,也是贝多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之一。 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创作于1802-03 年,1805 年在波恩出版,这是他十首奏鸣曲中作曲最成熟的一首,尽管那是在作品30的三首奏鸣曲完成后不久写的。它最初是题献给小提琴家乔治·波尔格林·布里奇塔(George Polgreen Bridgetower),他在1803年首次与贝多芬一起演奏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但贝多芬随后将献词改为小提琴家克莱采,克莱采从未承认过被题献,甚至从未在公开场合演奏过这部作品。当这部作品首次出版时,它的标题是“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以非常接近协奏曲的风格写成,规模也类似协奏曲”。这首没有管弦乐伴奏的两种乐器的“协奏曲”在小提琴和钢琴的二重奏曲目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贝多芬要求最高、最著名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它将小提琴的技术潜力扩展到更专业的水平。 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中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作品96,创作于1812年,并于1816年在维也纳出版。它是题献给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 Johannes Joseph Rainier of Austria)的,1812年由法国小提琴家皮埃尔·罗德(Pierre Rode)与弹钢琴的大公进行了首演。贝多芬当时已经创作了这首奏鸣曲的一部分,在1812年的一次音乐会巡回演出罗德来到了维也纳,这给了贝多芬完成这部奏鸣曲的动力,他在时隔十年后终于回到了小提琴奏鸣曲领域。这次贝多芬并未沿着第九奏鸣曲的方向前进,而是有点回到前八部奏鸣曲的那种状态,因为他在写作时,心中想象演奏者并不是像第九奏鸣曲那样的具备优秀演奏能力的专业小提琴演奏家,而是如前八首那样,演奏者可以是业余水平的人士。 演奏者:黄滨(小提琴)、盛原(钢琴) 统筹:温德汉 监制:黄滨、盛原 录音师:冯汉英 后期制作:冯汉英 录音时间:2021年2和8月 录音地点: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 艺术家介绍: 黄滨,小提琴家 黄滨在14岁时获得波兰维尼奥夫斯基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后首次获得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之后,她先后赢得了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和德国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的头奖,她对于音乐的诠释以及出众的技巧广受赞誉。《华盛顿邮报》评价她为“实至名归的获奖者”,《巴尔地摩太阳报》称赞她为“令听众震撼的天才”。 黄滨获得2019德国古典音乐奖(OPUSKLASSIK)室内乐录音大奖。她使用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大炮 ”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现场录音由Dynamic唱片公司于2013年发行,迪帕森古典音乐杂志评价这张唱片为“最高级的演绎”。黄滨其它专辑包括《巴洛克小提琴名曲集》(Naxos,2003),《圣诞故事》(Dynamic, 2013),《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全集》(Vermeer,2017),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NCPA Classes, 2023)。黄滨 2017 年与意大利Carlo Felice剧院乐团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的现场录音也由意大利热那亚 Carlo Felice剧院发行。 黄滨曾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印第安纳波利斯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韩国广播交响乐团等众多世界一流交响乐团有过合作演出,并活跃在世界各国音乐舞台上,如美国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柏林爱乐音乐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东京歌剧院、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等。 作为一名活跃的室内乐演奏家,黄滨曾在万宝路音乐节(Marlboro Festival)与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以及茱莉亚四重奏、瓜纳里四重奏(Guarneri Quartet)的成员合作,她在 2019年成立了乐耳四重奏。黄滨曾任伊斯曼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并担任第五十三届和五十五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黄滨自2018秋季至今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和管弦系主任。 黄滨四岁开始学琴,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获得皮博迪(Peabody)音乐学院的学士学位和艺术家证书、伊斯曼(Eastman)音乐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学位(MM)和博士学位(DMA),师从周善同、郭淑敏、王治隆、贝尔·赛诺夫斯基(Berl Senofsky)、塞维·蔡特林(Zvi Zeitlin)。 盛原,钢琴家、历史键盘演奏家 盛原作为音乐会钢琴家赢得了国际性的瞩目。他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伦敦卡多根音乐厅、多伦多福特演艺中心、首尔国家演艺中心、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香港文化中心等音乐厅演奏,纽约古典音乐台、波士顿古典音乐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波兰国家电视台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音乐台等均播出过盛原的演奏。 他作为独奏家曾经与国内外诸多交响乐团合作,包括法国岛屿管弦乐团、西班牙泰奈利费交响乐团和大加纳利爱乐乐团、罗马尼亚国立奥拉迪亚爱乐乐团、哈萨克斯坦国家交响乐团、古巴国立交响乐团、菲律宾爱乐乐团以及包括中国爱乐乐团在内的各大中国主要乐团。同时,作为室内乐演奏家,盛原与小提琴家林朝阳、大提琴家朱亦兵组建了挚友三重奏,并曾与上海弦乐四重奏,及小提琴家 Aaron Rosand、Arnold Steinhardt、Vadim Repin、大提琴家 Andres Diaz 等人合作。 盛原对早期键盘乐器的理解与掌控也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他近年来频繁用作曲家创作时代的乐器,包括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和早期钢琴演奏作曲家的作品。在一场用 1805年制造的维也纳式Kathon ig钢琴上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专场音乐会后,《波士顿信息报》这样评价盛原:“盛原对这种音乐有着融会贯通的理解,听众可以很容易地想象这就是作曲家本人在键盘上演奏。” 盛原的唱片发行于各大国际唱片公司,包括荷兰 Piano Classics, Brilliant Classics 和国家大剧院唱片公司(NCPA Classics)。他先后发行了巴赫、肖邦、 舒曼、柴可夫斯基等 16 张现代钢琴、早期钢琴、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演奏的作品专辑。他用羽管键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 (国家大剧院唱片发行)获得 2019 年唱工委音乐奖(CMIC Music Awards)“最佳古典演绎奖 ”,他用早期钢琴录制的《舒曼作品集》获得 2022 年“德国唱片评论家奖 ”(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 itik)最佳唱片提名。 他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演奏颇受国际乐坛瞩目。美国《纽约时报》称“盛原先生的(巴赫)演奏......好似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欢乐之音。”德国《钢琴新闻杂志》这样评论盛原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CD:“他的演奏呈现出风格准确,忠实于原作的特点。这位中国人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表现得夸张做作,而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对精确平衡感的直觉。这使他的演奏非常迷人。”英国《国际钢琴杂志》称盛原为“ 中国诠释巴赫的领军人物。” 盛原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他是“音乐光明行 ”助盲项目的创始人。
跨越高峰——黄滨、盛原之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集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36首单曲
专辑介绍: 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大师黄滨与享有“中国巴赫诠释典范”美誉的钢琴家盛原联袂登场,两者以各自独到的艺术视角,跨越时空界限,重新诠释“音乐巨匠”贝多芬的经典之作,引领听众攀越音乐的高峰,沉醉于古典音乐那无垠而深邃的美妙世界。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作为他留给后世小提琴文献中的瑰宝,长久以来被尊为不可多得的经典。 这些作品不仅深深植根于古典主义的土壤,更蕴含着贝多芬对音乐创新的不懈追求,它们如同一座座桥梁,引领听众从古典主义跨越到浪漫主义,感受音乐潮流的波澜壮阔与细腻变迁。 小提琴文献中的“新约”——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 温德汉 在小提琴的文献中,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常说巴赫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是小提琴文献中的“旧约”,那“新约”就是贝多芬的这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了。和他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作品一样,小提琴奏鸣曲数量充沛,不但继承了古典乐派的精髓,而且带着听者感受贝多芬的创新与发展是如何引领着音乐潮流的变化,领略音乐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几乎每一位的职业小提琴演奏家,都会接触和演奏“乐圣”贝多芬的这十首作品或其中的几首,就像钢琴演奏家几乎没有不弹肖邦作品的情况一样。 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至第三号(作品12号的三首)是第一部分,多少受着古典主义尤其是莫扎特的影响。在第二阶段的第四、第五号(作品23和24号),贝多芬个人的独特风格明显呈现。第三阶段的第六至八号(作品30号)贝多芬开始走向他个人的巅峰,在第四阶段开始的第九号到达了顶峰,而第十号则是这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完成于贝多芬后期的作品。 事实上,在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之外,还有一首名为Hess 46的A大调未完成的奏鸣曲,是贝多芬于1790年至1792年间为钢琴和小提琴创作的一部片段式作品,也可能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该作品由音乐学家威利·赫斯(Willy Hess)发现,可能是贝多芬首次尝试为这种小提琴和钢琴组合创作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目前不大被认可为贝多芬的“正式”作品,所以公开演出的机会并不多。 贝多芬的前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97-1798年,1799年在维也纳一起出版,题献给他的前老师安东尼奥·萨列埃里。这些作品遵循了海顿和莫扎特所开创的三乐章奏鸣曲的形式,是典型的十八世纪的奏鸣曲风格。这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继承了莫扎特的特色,强调了小提琴和钢琴两种乐器的合作,而不是钢琴为小提琴伴奏,这就同时给两位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标志着贝多芬早期的小提琴和钢琴作品在风格上有了很大的进步,D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尽管它没有达到后期作品的伟大和深度。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在音乐上并不复杂,但第二乐章表现出对变奏形式的深刻理解,在结构上与“克莱采”奏鸣曲(作品47)中的同一乐章相似。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与第一和第三奏鸣曲在性格上有所不同,因为它是加兰特风格,而其他两首奏鸣曲则更具戏剧性和活力,尤其是降E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后者的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与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相似,年轻俏皮,而第二乐章则风格更加成熟。 第四小提琴奏鸣曲(作品23)完成于1800年和第五小提琴奏鸣曲(作品24)完成于1800-01年间,并在1801年10月一起出版,题献给莫里茨·冯·弗里斯伯爵(Count Moritz von Fries)。a小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标志着戏剧风格比前三部略有进步,但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标志着小提琴创作的最大发展,因为引入主旋律的是小提琴,而不是像前四首奏鸣曲那样由钢琴引入。第四奏鸣曲的外乐章代表了两种乐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克莱采”奏鸣曲中达到最高点的音乐风格在这里小试牛刀。 A小调奏鸣曲从未像F大调奏鸣曲那样受欢迎,尽管它有一段俏皮的行谐谑曲行板,它结合了慢乐章和谐谑曲的功能。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仍然坚持三乐章写法,但在被称为“春天”的F大调奏鸣曲中,增加了一个简短的谐谑曲和三声中部,将其扩大到四个乐章。“春天”这个别名不是贝多芬起的。在德语国家,他的一些小提琴奏鸣曲也被冠以别名: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之2)有时被称为“公鸡”,而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0之3)通常被称为“香槟”奏鸣曲。 贝多芬的作品30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802年,并于1803年在维也纳出版,题献给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大调、c小调和G大调奏鸣曲在音乐风格和小提琴创作方面比他早期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标志着他与前辈们分道扬镳。然而,小提琴的音域与以前的奏鸣曲(g-a''')没有什么不同,大概反映了它们所面对非专业演奏者的平均能力。两首大调奏鸣曲有三个乐章,而c小调奏鸣曲则有四个乐章。在这三部作品中,小提琴和钢琴在每个乐章中都需要表现主题。 轻松优雅的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在风格上可能不如c小调第七奏鸣曲那么火热的奏鸣曲显现,尽管在第八奏鸣曲中,“我们处于一种和谐的完美境界,第一乐章阳光明媚的欢乐,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的庄严之美, 结尾的第三乐章回旋曲的幽默跳跃结合在一起,非常平衡,为我们提供了十首奏鸣曲中最和谐的作品之一。” 极具戏剧性的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在调性上贝多芬的“悲怆”钢琴奏鸣曲和第五交响曲同一调性,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奏鸣曲之一,最受欢迎的小提琴还有第五和第九首。它展示了贝多芬在音乐风格上的最大进步,因为四个乐章遵循一个近乎交响乐的架构,整首奏鸣曲是一部浑然天成的杰作。外乐章的张力和节奏的一致性,如“克莱采”奏鸣曲般,使这首奏鸣曲成为一首充满激情的迷人作品,也是贝多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之一。 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创作于1802-03 年,1805 年在波恩出版,这是他十首奏鸣曲中作曲最成熟的一首,尽管那是在作品30的三首奏鸣曲完成后不久写的。它最初是题献给小提琴家乔治·波尔格林·布里奇塔(George Polgreen Bridgetower),他在1803年首次与贝多芬一起演奏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但贝多芬随后将献词改为小提琴家克莱采,克莱采从未承认过被题献,甚至从未在公开场合演奏过这部作品。当这部作品首次出版时,它的标题是“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以非常接近协奏曲的风格写成,规模也类似协奏曲”。这首没有管弦乐伴奏的两种乐器的“协奏曲”在小提琴和钢琴的二重奏曲目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贝多芬要求最高、最著名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它将小提琴的技术潜力扩展到更专业的水平。 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中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作品96,创作于1812年,并于1816年在维也纳出版。它是题献给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 Johannes Joseph Rainier of Austria)的,1812年由法国小提琴家皮埃尔·罗德(Pierre Rode)与弹钢琴的大公进行了首演。贝多芬当时已经创作了这首奏鸣曲的一部分,在1812年的一次音乐会巡回演出罗德来到了维也纳,这给了贝多芬完成这部奏鸣曲的动力,他在时隔十年后终于回到了小提琴奏鸣曲领域。这次贝多芬并未沿着第九奏鸣曲的方向前进,而是有点回到前八部奏鸣曲的那种状态,因为他在写作时,心中想象演奏者并不是像第九奏鸣曲那样的具备优秀演奏能力的专业小提琴演奏家,而是如前八首那样,演奏者可以是业余水平的人士。 演奏者:黄滨(小提琴)、盛原(钢琴) 统筹:温德汉 监制:黄滨、盛原 录音师:冯汉英 后期制作:冯汉英 录音时间:2021年2和8月 录音地点: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 艺术家介绍: 黄滨,小提琴家 黄滨在14岁时获得波兰维尼奥夫斯基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后首次获得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之后,她先后赢得了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和德国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的头奖,她对于音乐的诠释以及出众的技巧广受赞誉。《华盛顿邮报》评价她为“实至名归的获奖者”,《巴尔地摩太阳报》称赞她为“令听众震撼的天才”。 黄滨获得2019德国古典音乐奖(OPUSKLASSIK)室内乐录音大奖。她使用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大炮 ”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现场录音由Dynamic唱片公司于2013年发行,迪帕森古典音乐杂志评价这张唱片为“最高级的演绎”。黄滨其它专辑包括《巴洛克小提琴名曲集》(Naxos,2003),《圣诞故事》(Dynamic, 2013),《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全集》(Vermeer,2017),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NCPA Classes, 2023)。黄滨 2017 年与意大利Carlo Felice剧院乐团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的现场录音也由意大利热那亚 Carlo Felice剧院发行。 黄滨曾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印第安纳波利斯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韩国广播交响乐团等众多世界一流交响乐团有过合作演出,并活跃在世界各国音乐舞台上,如美国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柏林爱乐音乐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东京歌剧院、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等。 作为一名活跃的室内乐演奏家,黄滨曾在万宝路音乐节(Marlboro Festival)与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以及茱莉亚四重奏、瓜纳里四重奏(Guarneri Quartet)的成员合作,她在 2019年成立了乐耳四重奏。黄滨曾任伊斯曼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并担任第五十三届和五十五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黄滨自2018秋季至今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和管弦系主任。 黄滨四岁开始学琴,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获得皮博迪(Peabody)音乐学院的学士学位和艺术家证书、伊斯曼(Eastman)音乐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学位(MM)和博士学位(DMA),师从周善同、郭淑敏、王治隆、贝尔·赛诺夫斯基(Berl Senofsky)、塞维·蔡特林(Zvi Zeitlin)。 盛原,钢琴家、历史键盘演奏家 盛原作为音乐会钢琴家赢得了国际性的瞩目。他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伦敦卡多根音乐厅、多伦多福特演艺中心、首尔国家演艺中心、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香港文化中心等音乐厅演奏,纽约古典音乐台、波士顿古典音乐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波兰国家电视台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音乐台等均播出过盛原的演奏。 他作为独奏家曾经与国内外诸多交响乐团合作,包括法国岛屿管弦乐团、西班牙泰奈利费交响乐团和大加纳利爱乐乐团、罗马尼亚国立奥拉迪亚爱乐乐团、哈萨克斯坦国家交响乐团、古巴国立交响乐团、菲律宾爱乐乐团以及包括中国爱乐乐团在内的各大中国主要乐团。同时,作为室内乐演奏家,盛原与小提琴家林朝阳、大提琴家朱亦兵组建了挚友三重奏,并曾与上海弦乐四重奏,及小提琴家 Aaron Rosand、Arnold Steinhardt、Vadim Repin、大提琴家 Andres Diaz 等人合作。 盛原对早期键盘乐器的理解与掌控也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他近年来频繁用作曲家创作时代的乐器,包括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和早期钢琴演奏作曲家的作品。在一场用 1805年制造的维也纳式Kathon ig钢琴上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专场音乐会后,《波士顿信息报》这样评价盛原:“盛原对这种音乐有着融会贯通的理解,听众可以很容易地想象这就是作曲家本人在键盘上演奏。” 盛原的唱片发行于各大国际唱片公司,包括荷兰 Piano Classics, Brilliant Classics 和国家大剧院唱片公司(NCPA Classics)。他先后发行了巴赫、肖邦、 舒曼、柴可夫斯基等 16 张现代钢琴、早期钢琴、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演奏的作品专辑。他用羽管键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 (国家大剧院唱片发行)获得 2019 年唱工委音乐奖(CMIC Music Awards)“最佳古典演绎奖 ”,他用早期钢琴录制的《舒曼作品集》获得 2022 年“德国唱片评论家奖 ”(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 itik)最佳唱片提名。 他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演奏颇受国际乐坛瞩目。美国《纽约时报》称“盛原先生的(巴赫)演奏......好似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欢乐之音。”德国《钢琴新闻杂志》这样评论盛原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CD:“他的演奏呈现出风格准确,忠实于原作的特点。这位中国人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表现得夸张做作,而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对精确平衡感的直觉。这使他的演奏非常迷人。”英国《国际钢琴杂志》称盛原为“ 中国诠释巴赫的领军人物。” 盛原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他是“音乐光明行 ”助盲项目的创始人。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