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连恩 (Matthew Lien)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2首单曲
专辑介绍: 「狼」经过数次的发行,有几个不同版本的美术设计,但这个版本是重新录制后的最新专辑·经过烘烤母带的程序,提升母带的可塑性,以及把类比转换提升到数位格式。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收录的两首新曲,在专辑概念上也与时代同步。 「重返布列瑟农」诉说离开美丽布列瑟农二十年后的故事。在这二十年中,“道路、铁轨和河流的旅行”把我带到东南亚·体验到另一种从未见过的风景和文化。 「瓶中信」是在描述另一群「狼」的故事,描述生活在西海岸,数量稀少的海豚·这种印太洋驼海豚由于在环境开发、污染和滥捕之下,目前数量仅剩约一百只。虽然这种海豚濒临绝种·但环境的开发和污染却持续著.除非人们的心态改变,否则绝种是无法避免地。 在这张「狼:的筹备期间,好多回忆一幕幕的浮现在脑海中,像是站在德国朋友慕尼黑家中的客厅,含泪盯著电视,新闻正大幅报导瓦拉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搁浅的画面;或是当我从在加拿大育空海恩斯路口父亲的房子前拿起报纸时,看著新闻照片中直升机枪扫射过的狼群,躺在结冰的湖上,那怵目惊心、血淋淋的画面让我心痛不已。 这种违反自然的暴行,似乎在全世界每个角落上演,这样的事情总让我心如刀割。 瓦拉迪兹号搁浅的地方,就在阿拉斯加的内海航道途中,刚好是我从七岁开始,每年夏天搭渡轮要到父亲育空家的必经之地。同时,在育空质朴的野生环境下,特区政府为了增加猎捕麋鹿和驯鹿的收益而在酝酿一个可怕的猎狼计划。 在这些猎杀计划的阴影下,我透过创作音乐来宣泄痛苦和悲伤。为达到我坚持的品质,需要世界级的录音室、音乐家和技术人员·对一个独立艺术工作者而言,要负担起「狼」这样的录音规格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意味著我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 我竭尽所能的争取资金,身兼演出者和制作人,向银行贷款,加上贷款补助,在两年不懈的努力下,「狼」终于大功告成。这张专辑的诉求在加拿大被广为宣传,唤醒民众对于猎狼计划的挞伐,育空政府因而取消了猎狼计划。 这张专辑一开始被认定会滞销,因为无法归类在任何一项流行音乐的类别。但没人预料到会在东南亚受到热烈迥响,特别是在中国。 专辑第一首「飞鼠溪」掳获很多人的心,很多人在街上遇见我时,会哼旋律给我听。而在中国,「布列瑟农」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虽然歌词是英文但很少人知道歌名其实就是南提洛尔这个地区的一座村庄。 在「狼」首次发行十五年后的今天,传达的讯息要比以往更加适切。 1990年代早期当我在育空雄伟的圣伊莱雅斯山脚下作曲时,从未听闻“全球暖化”或“气候变迁”这类的词。那时的环境灾难似乎只发生在某些地方,但今天环境的破坏是全球性的,亦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哭泣的雪特兰」和「床边故事」里,我引用了两个海洋漏油事件。承载2600万加仑的运油船污染了海洋、羊群和雪特兰群岛。「床边故事」中,我想象一艘运油船溢了9千万加仑的油到海里。虽然那个时候最惨烈的海洋漏油灾难是瓦拉迪兹号漏了3千万加仑的油到威廉王子峡湾,但我在歌曲中想像的9千万漏油是想以诗意的方式表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梦魇。 但在2010年,BP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的漏油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油污染事件,2.05亿加仑的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海中。难以估算的油污不只留在墨西哥湾,最终会经由洋流扩散到整个大西洋·毒物将污染广大的生态环境。 回到育空,还有采矿、油业、建筑等发展正蚕食著自然。几年前,圣伊莱亚斯山的云杉林出现死亡:而今天,大片的山坡覆盖著死树,死因源于云杉甲虫数量的增加。这种昆虫生长在云杉的树皮·曾在漫长寒冬中的海湾受到控制。但全球暖化让这种昆虫得以繁盛并以惊人地速度破坏森林。 在令人不安的时刻,我的梦想仍寄托在那些死于育空政府手下的狼·它们并不会白白牺牲。它们的牺牲会继续地鼓舞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反对任何政府伤害地球及所有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生命的政策。 我们并不孤单,这不只是人类的家。 这是所有生物的家。 谢谢您的聆听。 马修 2011年7月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0首单曲
专辑介绍: 热衷于环保事业的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创作音乐至今已经40年有余。当年一首《Bressanone(布列瑟农)》火遍大江南北,点燃了多少人的乡愁。这些年来他从未停下脚步,在寻找大自然踪迹的旅途中,他发布了如《Bleeding Wolves(狼)》、《Caribou commons(驯鹿宣言)》、《Arctic Refuge(北极)》等以环保为主题的经典专辑。又有如《Unicorn(独角兽)》、《Where Does Love Go?(爱,去哪里了?)》这样表露自我的专辑。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淀后,我们迎来了记录他四十载音乐创作与制作的全新专辑——《Full Circle(圆·满)》。 本专共收录十首作品,包括原创作品八首,经典旧作改编一首,以及翻唱挚友作品一首。在这些曲目中,有讲述着他与父亲回忆的《Chase The Clouds Away(逐云见日)》;借经典曲目表达对父亲思念的《Hallelujah(哈利路亚)》;诉说他第一次经历生死离别痛苦的《Until I Come(待我归来)》;表达正经历情感割裂时,遇见感动的《Angel at the Station(伴我同行)》。这张专辑比他以往的任何一张专辑都要更接近他的内心,也让我们得以认识最真实的马修·连恩。 在录音上,专辑内的每首曲目均采用了马修·连恩亲自研发的沉浸式Full Circle Sound格式进行录制工作,这项技术能使耳机聆听音乐的沉浸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也更好地传递了马修·连恩对每首曲目的深刻理解,让听众能更深刻地体会专辑中深刻而饱满的情感。 当马修·连恩多年漂泊后,再次回到伴他成长的加拿大育空地区,俯瞰着这片他倾注了许多情感的土地,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创作《狼》时的心境。隐约间他看到倒地的狼群与猩红的雪原,那些过往的碎片历历在目,一个又一个旅途中的剪影跃然于脑海,回忆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他充满了愤懑与热血,痛苦与忧虑。现在,他回归森林,眺望山谷,淌过溪流,尝试寻找着自己出发时的痕迹,但四十年过去,即便他再一次回到了与父亲共同搭建的小木屋,他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年少的他。岁月镌刻着他的棱角与斑驳,璞玉经历了雕琢后变得更加闪亮,从愤怒中脱胎而出的是责任与爱,与出发时的孤身一人不同,归来时,他的身旁多出了一道年幼的身影——恰如当年父亲带着他。 一切都有遗憾,但一切又似乎恰好因遗憾而圆满,在这张专辑中,我们得以听到马修·连恩口中的祷词;聆听他生命的教诲;见证他重要的时刻;感受他旅途的孤独。当然,也可以只是与他共饮一杯暖心的咖啡。从死亡的阴霾、绝望的深渊、孤独的折磨和无尽的渴望,到爱的暖阳、与梦想实现的满足,这是一次穿越至暗至明的灵魂之旅,而旅程的终点,又意味着一次新的启航,生命如此往复,《Full Circle(圆·满)》即是如此而来。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0首单曲
专辑介绍: 那里天空蔚蓝、河水清澈、那里芳草如茵 以前从未到过中国,也没接触过这个文化,不过我真的很高兴有这次的经验。这些经历是那种可以穿透你的灵魂、改变你身上每一根纤维的历练。这些音乐家和他们所演奏的乐器就像是一体的,乐器就如同他们身上的一部分,令人看在眼里会有一种感动。这音乐似乎有一种深邃而平和的力量能感动人,它含有音乐该有的精髓,那就是灵魂的抒发。中国的音乐道尽了这点,能提验这点,对我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我通常写音乐有两种方式,不是用音乐来抒发一种经验或情怀,就是脑中或心中自然而然浮现音乐。这张专辑的创作曲就包含了这两种情况。汇流(Confluence)这首曲子就是我们去育空地区泛舟时所制作的。我们在北育空的皮尔河(Peel River)流域待了两个礼拜,目的是寻找足以代表当地的音乐素材,好提升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认识,让人因了解进而爱惜她。我们也去过汇流入皮尔河的羽帽河(Bonnet Plume River),在那儿待了一个礼拜。羽帽河进入皮尔河前,河道变得有点曲折混乱,但水流还是十分湍急。当他流入皮尔河时,这两条河流汇聚成一江汹涌的大水。接着你会冲破一波波约30米高的大浪。紧跟着大浪之后,船被推进一个峡谷,这峡谷两面石壁都被雨水冲刷得十分平滑,缀着细致的纹路。那真是一片神奇之境。你会觉得这样的地方是这两条河流创造出来的,因为河水常年切割着这片山谷;也只有这样的两条河水能汇集足够的能量来雕刻出这样的一座峡谷。若我们把这样的汇流类比成人生道路的结合,会创造出什么美丽动人的结果?为了这个专辑的制作,使得太平洋两岸的人得以结合。这种努力与视野的结合,将带来美丽的果实,就像那座峡谷一样。 专辑里还有另一首曲子,则属于另一种创作过程。有一天我在弹钢琴时,它就突然浮现了。旋律很动听,耐人寻味,不管用弹的、哼的、唱的都觉得很自在,我自己听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这首歌会勾起我对一个似曾相识之地的记忆,好像是…克鲁安(Kluane)国家公园的原野吧!为了工作方便,我暂名为《Hills of Terra Firma》,因为“Terra Firma”就是指这个星球。虽然只是为了工作方便所命的曲名,但曲与名还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感觉很对,而且它也道出了四海一家的概念。我们虽有不同文化背景,但我们都是一家人,同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家人。这种人的结合、文化的结合、音乐的结合,交织出一幅美丽绚烂的织锦画,如同密不可分的家庭。我希望借由这样的音乐,能鼓励人们培养更大的渴望去接触生命,培养对生命更深的尊重。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1首单曲
专辑介绍: 最后栖息地-1002地 1992年加拿大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和大地摄影家肯·麦德森 (Ken Madsen),刚完成了一场有关北极生态摄影与音乐结合的成功演出。马修和肯坐在起居室里,时值冬季,白雪覆盖森林,湖水已经结冰,育空(Yukon)的大地寂静。他们两个人聊著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之后的每一年,他们不间断地进行音乐与摄影的展演,引起世人对北极这一片最后净土的重视。在此同时, 北极大地和海域却遭逢空前的危难。人类开发的脚步不断逼近,油田和工业的污染,阿拉斯加(Alaska)终于沦陷。10年后,马修再度深入有「驯鹿最后栖息地」(Calving Grounds)之称的「1002地」(1002 Land),在北极海的岸边,群山的守护下,马修得著大自然的力量,开始创作「北极」(The Arctic Refuge)生态音乐专辑,他发愿藉著音乐的力量,让北极心灌注于他的血液,传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马修说 「环保不是在保护环境,而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9首单曲
专辑介绍: 中国台湾的特殊地形造就了多样化的生态与文化。 近4,000公尺的高山,蕴藏了独特的生态样貌。而邻近在中国台湾周围的大海,里头其实也藏著珍贵的宝藏一黑潮一,它同样拥有令人啧啧称奇的深度,且达4,000公尺。从黑潮海沟到玉山的顶峰,共8,000公尺的距离,是中国的美丽宝岛-台湾一独特的地形。 8,000这张专辑的创作理念,我以海拔的高度做为顺序,由低至高,从兰屿的达悟族开始、慢慢地走到海边的阿美族、攀上山腰上的鲁凯族,最后才是住在深山里的布农族。 特别推荐的是,本张专辑里的「祈祷小米丰收歌」,首创以16道分轨将歌者的声音用最新的科技收录下来,再经由录音室的后制,让传统的歌谣拥有了全新的生命。 经过漫长的旅程与创作,我希望透过本专辑的音乐,让大家更珍惜中国台湾的原住民文化与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6首单曲
专辑介绍: 太不可思议了! 在不到24小时之内,我从中国北京来到了加拿大育空地区,皮尔河流域的源头。 当水上飞机降落在麦克拉斯基湖上的那一刻,一只驼鹿妈妈与她的两只小鹿在湖边草地上向我们问候,此景致如梦似幻,却又格外清晰。映入我眼帘的色彩、河山、动物、天空等自然景象,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里是绝对看不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来这里的原因。 我与随行的艺术家们希望能透过音乐、声音及影像,将加拿大皮尔河流域的精华与壮阔,传达给世界各地的人,让人们也能共同体验与珍惜这片原始的大自然。 尽管面临育空地区多数居民与原住民族的坚决反对,现今的育空地区政府仍执意要在皮尔河流域进行大量开采,包括矿产、石油、天然气,而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将随之进入此流域,在得知政府的作为后,加速我们想要完成这趟旅程的决心。 历经了三周,我们完成550公里的泛舟旅程,旅程中有着许许多多值得纪念的美好回忆,让我写下满满的歌词及乐曲,还有录下数小时的3D野外收音。这些结果令我们相当满意,但我们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这次所有的音乐创作将结合摄影师Peter Mather、视觉设计师Stephanie Ryan的惊艳作品,我们将共同把这段旅程转化为一系列多媒体音乐会呈现。 我与一些来自北美最优秀的音乐家们,在团练室进行数周的准备与密集性的彩排,并将一起举办数场门票已经销售一空的音乐会。运用音乐结合影像的方式进行演出,我们希望能成功地将皮尔河流域雄伟却也脆弱的自然景观分享出去,因为这里真的是现在地球上少数还保存下来的神圣区域。 做得真好!是时候休息了,是吗?但还没有这么快。 因为来自于广大听众的回响与支持,让我们更加渴望将皮尔河流域的音乐分享出去,这使我们认知到将此音乐传递给更多的听众,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因此,我们认为这些音乐作品值得透过专业的录制,做成CD专辑发行。 本专辑的名称,取自哥威迅原住民族为五条河川汇流于皮尔河的命名「choo tlit」,它的意思即指「Headwaters」(生命之源)。当我在风河(五条河的其中一条)上泛舟时,我看着前方的河面越来越宽阔,体认到这些河川是整个星球上最重要的源流。这些河水,源源不绝地灌溉这个充满饥渴的世界,又还有什么比这河水更珍贵、更值得被保护的呢? 就是现在,放松坐下,举起你的浆,让我们顺着这些音乐的急流,一起泛舟前进吧!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1首单曲
专辑介绍: 我一直致力于经由音乐唤起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抬头,这是一条艰辛的路。多年来的努力无法突破现况,厚重的乌云围绕了我的心,曾经启发我灵感的爱被愤怒与绝望取代。 我亲眼目睹太多生态浩劫,皆因多数政府与财团(这两者常常形影不离)的合作都建立在利益之上,我甚至认为消费者和选民也要负起责任。当时的我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感到愤怒。 就在此时,生命中三件美好事物的发生改变了我愤怒的心,把我从无底深渊中拯救回来。 首先,在五年前,我遇见了Daisy,我们很快地爱上彼此、结婚、生下可爱的儿子Ethan 。Ethan 诞生后,我的心像是增大了十倍的空间,并且满载著要溢出来的爱,我当时似乎承受不起,因为这崭新又强大的爱不仅仅是对Ethan一 也对著不论是在城市里或是大自然中我所见到的每一个受苦的人事物。 随著 Ethan 到来,第二个转折点发生,我认识了Johnson。我和 Johnson 第一次见面就有种像兄弟般的熟悉感。Johnson是新视纪整合行销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是台湾最大的整合行销公司。而Johnson 与他的同事James 认为,若在新视纪的规划下我会获益良多,于是艺人经纪部门就在新视纪正式成立。在新视纪Johnson、James和好多好同事与贝特旺(新视纪的子公司)的互相照顾下,我迈向新的音乐创作之路。 最后,第三个转折点就发生在Johnson 与 Eric(贝特旺总经理)引荐我到妙禅师父的门下。刚开始,我拒绝了这份邀请(我过去坚信,即兴地弹琴就如同打坐般可以让我沉淀)。但是,基于对他们无比热情的尊重,我入到妙禅师父的座下,并且开始明白人生真实义。妙禅师父教导的禅定,就是与一位真正的大成就明师印心,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但心中挥之不去的乌云被渡化了,我的手上更握有人生的罗盘和航海图,让我乘风翱翔,航向了更高且不可思议的是,曾经被愤怒与绝望取代的爱回来了,原本枯竭的灵感泉源开始源源不绝涌现。 这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催生出这张专辑。这是一张爱与希望的专辑,希望我们"同心同行”让天地万物因我们的慈悲而更美好。 现在,我见到天地间美丽的事物,无时无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愿意,敞开心门接纳它。 感恩 Daisy、Ethan、Johnson、James 与 Eric。 感恩 妙禅师父!赞叹 妙禅师父!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4首单曲
专辑介绍: 岛屿散落在海洋,海洋环抱着岛屿 地球孕育着海洋,海洋覆盖着地球 对于海洋而言,地球只是最大的一座岛屿 当一切因为过度贪婪的开发而枯竭殆尽 所有的岛屿都将同时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马修连恩曾多次造访兰屿,丰富的生态性和原住民文化使马修连恩念念不忘。 因此当2008年马修连恩受邀担任公视《野性兰屿》纪录片的配乐制作时,能够将这个小岛上居民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维持平衡的概念化为音符并传达给更多听众,马修连恩感到无比兴奋和热情。 从2009年到2010年,历时12个月的闭门延伸创作。马修连恩重新调整了纪录片的配乐,加入了更多音乐和更具渲染力的故事情节,创作出这张于2010年初夏发布的全新专辑《倾听大地的声音》。 从兰屿的土地上,我们仿佛听见了另一座最大的岛屿 - 地球的呼吸,甚至哭泣。 这不只是一张用听的音乐专辑,更是一张说故事的专辑!透过马修连恩在专辑中为每一首曲子背后的缘起写成的一篇篇故事,乐迷更能够在每个音符与旋律中,体会到马修连恩取之于大地,想要传递给乐迷的感动画面与深度意喻。 专辑中特别收录一首“珊瑚挽歌”,是马修连恩对于中国台湾去年经理八八风灾的伤痛,为这块土地上自然万物所感而创作的音乐。 如同马修连恩所说“我们再地球上拥有的即为全部,如果我们不先决定对待自然的态度,地球将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们深信,开始学会“倾听”大地的声音,就是一种态度与一个希望的开始!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0首单曲
专辑介绍: 加拿大育空地方 狼群目睹同伴 断气在人类枪下 它们的眼神中没有恐惧 只露出一股沉静 那是原野上的傲气天生的野性 随风而去吧 在还能奔跑原野血液尚未流尽时 回首凝望 无法舔噬同件的鲜血 就带着它的灵魂 浪迹天涯 就是 狼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46首单曲
专辑介绍: 马修·连恩与钢琴的心灵漫舞 灵光乍现 不做环保音乐家,不踏查荒野山川,抛开一切…从自然界返回自我。 马修·连恩第一套钢琴独奏专辑 完全即兴创作.绝美真情流露 与你共享爱与希望的私密时刻 最让乐迷引颈期盼的动人琴声 4幅音乐彩画.4款生命情调 DISC1 黄昏 挥别灿烂落日,再见说得匆忙;琴声随暮西沉,沉静立刻上场。 DISC2 子夜 黑色是道潮水,是无边际的寂寞之洋;没有星星指路,没有风来扬帆。 DISC3 拂晓 微光照亮天际,希望的琴声再次响起。那道光,从未被遗忘。 DISC4 黎明 只有一件事最伟大——活着看那黎明,看阳光洒落在琴声满意的世界。
¥24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介绍: 音乐是神秘的 人们始终无法解释是甚么元素促使了音乐能牵动人心的特质。 但我们知道,音符能擦撞出激昂火花使人振奋,也能像微风般抚慰心灵带来平静。 「静。晨曦」的乐章里,你可以听见3D自然天籁与音乐家们的细腻演出,享受美好宁静的片刻。 透过本专辑我也向音乐至上最高敬意,感谢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陪伴著我们找寻灵魂最初的感动。 未来,我希望能在更多「静」系列专辑中带给你们更多静心音乐。让我们一起从音乐中找回平静、健康、愉悦的生活,期许你我都能在人生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最珍贵的那份宝藏。 特别感谢翁铭隆先生、梁序伦先生、朱祐生先生与泰乐司国际有限公司侯旭峰先生。 最后,我全心全意的感恩 妙襌师父 开导我领悟人生的真实义。 感恩 妙禅师父!赞叹 妙禅师父!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9首单曲
专辑介绍: 音乐是神秘的 人们始终无法解释是甚么元素促使了音乐能牵动人心的特质。 但我们知道,音符能擦撞出激昂火花使人振奋,也能像微风般抚慰心灵带来平静。 「静。晨曦」的乐章里,你可以听见3D自然天籁与音乐家们的细腻演出,享受美好宁静的片刻。 透过本专辑我也向音乐至上最高敬意,感谢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陪伴著我们找寻灵魂最初的感动。 未来,我希望能在更多「静」系列专辑中带给你们更多静心音乐。让我们一起从音乐中找回平静、健康、愉悦的生活,期许你我都能在人生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最珍贵的那份宝藏。 特别感谢翁铭隆先生、梁序伦先生、朱祐生先生与泰乐司国际有限公司侯旭峰先生。 最后,我全心全意的感恩 妙襌师父 开导我领悟人生的真实义。 感恩 妙禅师父!赞叹 妙禅师父!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2首单曲
专辑介绍: 《独角兽》(Unicorn)这张专辑是一张很特别的专辑,事实上,她源自于马修连恩的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音乐视界》(Music To See By)。《音乐视界》是马修少年时期的作品,充满着对音乐的热情和实验精神,其中丰富的音乐元素,已经可以嗅到日后马修连恩式的音乐风格、正在逐渐形成。 《音乐视界》专辑原名Music To See By,意思是「透过音乐让我们看见的事物」。马修的音乐一向有很鲜活的画面和故事性,这个专辑名称就是马修的老师在听了他的音乐之后说「听到你的音乐,我可以看见发生了什么事。」而为专辑命名。 专辑中原有11首单曲,取材自马修连恩传奇式的少年生活——5岁时因为父母的离异,马修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In Search of Home 描写的是他首度北极海的航行;Kluane是对马修影响至深的加拿大库鲁阿尼国家公园;Hallingdal是连恩家族的发源地——挪威的小城侯林达;Molly Moss是写给以为此项的苏格兰老太太,她对马修视如己出;Very Much To Me则是马修的初恋,发生在德国。听着音乐,我们和少年马修一起旅行。 《独角兽》这首单曲,和其他11首歌同样是马修少年时期的创作,但是从未录制发型,是马修的私房歌。因为亚洲地区即将首度发行《音乐视界》,马修才在2003年初全新收录了《独角兽》这首单曲。奇妙的是,《独角兽》就好像一块失落的拼图,当她重回马修的《音乐视界》时,这张专辑开始由16年前的「不完美」,发酵佳酿而为16年后的「最珍贵」。 经过了16年的物换星移,当年那个对音乐充满热情与憧憬的少年,早已经成为国际知名音乐家。《独角兽》这张专辑就是这一段非凡旅程的起点,可贵的是,旅程中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追寻——那就是对爱的渴望。
¥12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0首单曲
专辑介绍: 1998年春天,北半球极地上的主人不是野花,是驯鹿。 1998年夏天,阿拉斯加峡湾河口的主人不是潮浪,是驯鹿。 1998年秋天,北美大草原的主人不是印第安人,是驯鹿。 连续三季,马修,连恩(Matthew Lien)、肯·麦德森(KenMadsen)、诺玛·卡西(Norma Kassi)、杰·鲍尔(N.Jay Burr)、达西·威佛斯(Darcy Weavers)、霍尔,乔登(Hal Jordan)、史提夫·菲尔普(StevePhilp)、肯·西尔思(Ken Searcy)、丹娜提,瑞德曼(Danette Readman)等九位北美地区的生态环保艺术家,以步行、竹筏、皮船、独木舟等方式,完成了加拿大到阿拉斯加驯鹿繁殖地的艰困旅程。 长达1250公里的旅途中,马修、诺玛、杰、霍尔等人以昔乐写下驯鹿心情,肯·麦德森则以摄影和敏锐的文思记录一切。对所有人来说,这是一次自发性的行程,早在去年,这个活动便被排入年度行程表中。过去六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冰山大河与蓁莽草原:春天是观察的季节,夏天则出发到自然里,秋天与动物一样开始回归,零下几十度的冬天便是收藏的时节。几年下来,他们录下了隼攻击大黑熊、冰河分裂、野地狼嚎、森林鸟语等自然音响,为狼做了昔乐,现在则是栖息地面临石油业入侵的驯鹿。 过去数万年来,驯鹿是北美极地上数量最多的原住民,依循著自然的规律而生而死。如今,随著文明脚步的入侵,它们被迫开始与石油争地,面临了驯鹿史上不曾面临的处境。对马修等人来说,为驯鹿请命,其实就是在为人类请命。当人与自然间的韵律愈来愈失衡时,世界,将会如何? 极地中的暖流~关于「驯鹿栖息地计划」 「驯鹿栖息地计划」是一个当地原住民、北美艺术家及保育团体前所未有的通力合作计划,目的在呼吁人们一起为保护驯鹿繁殖地而努力。这块驯鹿繁殖地位于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目前正被大规模的石油业所威胁。保育这块檠殖地不只是个单纯的保育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与人权议题。几个世代以来,住在加拿大及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一直信赖且依随著驯鹿群的自然韵律,哥威迅人(Gwich'in)为了阻止石油业在此极地保护区发展已抗争了一段时间。 我们走了一趟1250公里的驯鹿野地之旅,这张唱片的素材就是途中的创作。这趟旅行始于极地保护区的驯鹿繁殖地,终点则是育空地区哥威迅人(Gwich'in)所住的老鸦村。音乐灵感来自驯鹿数万年来一直居住的这块土地。 另外,这张唱片也将大草原上的水牛与极地驯鹿相提并论,这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广袤迁移地区的哺乳类动物:它们同样在自然大地上生活了数万年之久:它们与现存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广布大草原上的水牛早已绝迹,但幸好驯鹿现在还能穿越极地。 人们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对环境威胁的反应。「驯鹿宣言」的回应方式就是直接向荒野寻找灵感,并藉此创作音乐。过去六年当中,「驯鹿宣言」的成员们深入跋涉到北部荒野的心脏地带从冰河时代的塔森席尼·艾尔赛克(Tatshenshini-Alsek)流域到驯鹿群的栖息地,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极地驯鹿群居地。 「驯鹿宣言」的音乐捕捉了这块土地的精神,也捉住了听家的想像力。
¥12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