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介绍:
热衷于环保事业的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 Lien),创作音乐至今已经40年有余。当年一首《Bressanone(布列瑟农)》火遍大江南北,点燃了多少人的乡愁。这些年来他从未停下脚步,在寻找大自然踪迹的旅途中,他发布了如《Bleeding Wolves(狼)》、《Caribou commons(驯鹿宣言)》、《Arctic Refuge(北极)》等以环保为主题的经典专辑。又有如《Unicorn(独角兽)》、《Where Does Love Go?(爱,去哪里了?)》这样表露自我的专辑。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淀后,我们迎来了记录他四十载音乐创作与制作的全新专辑——《Full Circle(圆·满)》。
本专共收录十首作品,包括原创作品八首,经典旧作改编一首,以及翻唱挚友作品一首。在这些曲目中,有讲述着他与父亲回忆的《Chase The Clouds Away(逐云见日)》;借经典曲目表达对父亲思念的《Hallelujah(哈利路亚)》;诉说他第一次经历生死离别痛苦的《Until I Come(待我归来)》;表达正经历情感割裂时,遇见感动的《Angel at the Station(伴我同行)》。这张专辑比他以往的任何一张专辑都要更接近他的内心,也让我们得以认识最真实的马修·连恩。
在录音上,专辑内的每首曲目均采用了马修·连恩亲自研发的沉浸式Full Circle Sound格式进行录制工作,这项技术能使耳机聆听音乐的沉浸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也更好地传递了马修·连恩对每首曲目的深刻理解,让听众能更深刻地体会专辑中深刻而饱满的情感。
当马修·连恩多年漂泊后,再次回到伴他成长的加拿大育空地区,俯瞰着这片他倾注了许多情感的土地,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创作《狼》时的心境。隐约间他看到倒地的狼群与猩红的雪原,那些过往的碎片历历在目,一个又一个旅途中的剪影跃然于脑海,回忆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他充满了愤懑与热血,痛苦与忧虑。现在,他回归森林,眺望山谷,淌过溪流,尝试寻找着自己出发时的痕迹,但四十年过去,即便他再一次回到了与父亲共同搭建的小木屋,他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年少的他。岁月镌刻着他的棱角与斑驳,璞玉经历了雕琢后变得更加闪亮,从愤怒中脱胎而出的是责任与爱,与出发时的孤身一人不同,归来时,他的身旁多出了一道年幼的身影——恰如当年父亲带着他。
一切都有遗憾,但一切又似乎恰好因遗憾而圆满,在这张专辑中,我们得以听到马修·连恩口中的祷词;聆听他生命的教诲;见证他重要的时刻;感受他旅途的孤独。当然,也可以只是与他共饮一杯暖心的咖啡。从死亡的阴霾、绝望的深渊、孤独的折磨和无尽的渴望,到爱的暖阳、与梦想实现的满足,这是一次穿越至暗至明的灵魂之旅,而旅程的终点,又意味着一次新的启航,生命如此往复,《Full Circle(圆·满)》即是如此而来。
专辑介绍:
《独角兽》(Unicorn)这张专辑是一张很特别的专辑,事实上,她源自于马修连恩的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音乐视界》(Music To See By)。《音乐视界》是马修少年时期的作品,充满着对音乐的热情和实验精神,其中丰富的音乐元素,已经可以嗅到日后马修连恩式的音乐风格、正在逐渐形成。
《音乐视界》专辑原名Music To See By,意思是「透过音乐让我们看见的事物」。马修的音乐一向有很鲜活的画面和故事性,这个专辑名称就是马修的老师在听了他的音乐之后说「听到你的音乐,我可以看见发生了什么事。」而为专辑命名。
专辑中原有11首单曲,取材自马修连恩传奇式的少年生活——5岁时因为父母的离异,马修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In Search of Home 描写的是他首度北极海的航行;Kluane是对马修影响至深的加拿大库鲁阿尼国家公园;Hallingdal是连恩家族的发源地——挪威的小城侯林达;Molly Moss是写给以为此项的苏格兰老太太,她对马修视如己出;Very Much To Me则是马修的初恋,发生在德国。听着音乐,我们和少年马修一起旅行。
《独角兽》这首单曲,和其他11首歌同样是马修少年时期的创作,但是从未录制发型,是马修的私房歌。因为亚洲地区即将首度发行《音乐视界》,马修才在2003年初全新收录了《独角兽》这首单曲。奇妙的是,《独角兽》就好像一块失落的拼图,当她重回马修的《音乐视界》时,这张专辑开始由16年前的「不完美」,发酵佳酿而为16年后的「最珍贵」。
经过了16年的物换星移,当年那个对音乐充满热情与憧憬的少年,早已经成为国际知名音乐家。《独角兽》这张专辑就是这一段非凡旅程的起点,可贵的是,旅程中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追寻——那就是对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