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cardo Muti

暂无描述

 全选 
FLAC | 44.1kHz/16bit 12首单曲
专辑介绍: 由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与米兰斯卡拉交响乐团(Orchestra Filarmonica della Scal)联袂呈现的《Verdi: Overtures & Preludes》,是威尔第歌剧序曲与前奏曲的珍贵录音合集。穆蒂以其标志性的“忠实于乐谱”风格,摒弃了过度厚重的演绎,为这些作品注入了自然的歌唱性与意大利式的灵动活力——相较于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经典版本,他的速度更为明快,精准的合奏既保留了斯卡拉剧院乐队特有的纤细清晰音色,又还原了歌剧现场的戏剧张力。专辑收录了十二首来自威尔第歌剧的序曲与前奏曲,涵盖《茶花女》等杰作,既有中期经典曲目,也包含早期罕见作品,选曲间对比鲜明,充分展现威尔第在戏剧场景营造上的卓越功力。 作为当代“托斯卡尼尼式”的严师,穆蒂凭借对乐谱的严谨解读与对陈旧演绎习惯的革新,让张专辑成为上乘之作。无论是威尔第爱好者,还是对歌剧序曲情有独钟的听众,都能从中感受斯卡拉剧院“歌剧之家”的纯正氛围,以及穆蒂赋予这些经典作品的戏剧激情。 指挥家及乐团介绍: 指挥家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被誉为当今的托斯卡尼尼。他不仅承袭托斯卡尼尼的严师风范,倡导对乐谱的忠实诠释,主导充满激情与张力的演出,更始终追求优美音色与严谨合奏,即便年迈仍尽显意大利式的青春活力。2025年,穆蒂第七次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该音乐会的录音发行延续了他自黑胶时代便开启的非凡录音生涯。 穆蒂1941年7月28日生于那不勒斯,最初跟随身为医生的父亲学习钢琴与小提琴,后进入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布鲁诺·贝蒂内利学习作曲,师从安东尼诺·沃托钻研指挥。1967年,他斩获圭多·坎特利指挥比赛大奖;1968年与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管弦乐团(RAI Orchestra)完成职业首演,同年出任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首席指挥,任期至1980年。1973年,他接任伦敦新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直至1982年卸任。1980年,费城交响乐团长期音乐总监尤金·奥曼迪选定穆蒂为继任者。在费城任期内,他虽与乐团及媒体关系紧张,却成功强化了乐团的合奏能力,同时保留了其音色的温暖特质。他大刀阔斧改革节目安排,推出歌剧音乐会,并委约贝里奥、大卫索夫斯基、基尔希纳等前卫现代主义作曲家,以及博尔科姆、罗思等更具颠覆性的美国作曲家创作作品。1980年,穆蒂发行早期经典录音——由男高音何塞·卡雷拉斯主演的马斯卡尼与莱昂卡瓦洛短歌剧。 穆蒂始终心系歌剧,1986年同意担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次年兼任斯卡拉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92年,他离开费城后便鲜少返回。在歌剧领域,穆蒂专注于意大利歌剧曲目,采用乐谱的批判性版本,坚决反对歌手沉溺于传统插入段落。然而,斯卡拉歌剧院的艺术争议接踵而至:他与总经理卡洛·丰塔纳因艺术理念冲突,推动丰塔纳解职并支持自己的人选,却随后遭遇乐团成员的抵制。2004年,穆蒂创立路易吉·切鲁比尼青年管弦乐团并担任音乐总监;2005年4月,他辞去斯卡拉歌剧院职务,但通过与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深度合作持续影响歌剧界,在当地指挥了大量歌剧演出。2007至2012年,他担任萨尔茨堡五旬节音乐节艺术总监,期间带领路易吉·切鲁比尼青年管弦乐团举办音乐会,并推出多部鲜为人知的18世纪意大利歌剧。 2010年,穆蒂出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年,他与罗马歌剧院的任命引发争议——虽被不当宣布为该院音乐总监,他从未正式任职,却实际承担了类似的无头衔角色。2011年,在威尔第《纳布科》演出中,穆蒂不仅指挥合唱团,更带领观众齐唱被视为意大利非官方国歌的合唱曲《思乡曲》(Va pensiero),以此抗议时任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政府削减艺术预算。在芝加哥,他因2013年芝加哥黑鹰队夺冠时身着球队球衣,赢得了这座体育之城民众的喜爱。2021年,他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与合唱团演绎威尔第《安魂曲》;同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宣布其音乐总监任期于2023年结束。穆蒂与音乐节总监玛丽亚·克里斯蒂娜·马扎维拉尼结为伴侣,育有三个子女。 作为国际乐坛备受青睐的客座指挥,穆蒂2025年第七次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截至2020年代中期,他的唱片目录已超300张,仅2001年便发行14张。其曲目范围广泛,涵盖歌剧与管弦乐经典之作;虽相较于同行较少涉足当代音乐,但曾指挥并录制菲利普·格拉斯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斯卡拉交响乐团(Orchestra Filarmonica della Scal)隶属于米兰斯卡拉剧院。斯卡拉剧院始建于1778年,200多年来首演了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的众多作品。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佳的歌剧院之一。位于米兰市中心,与米兰大教堂相距约200 米。该歌剧院建于1778年,它的前身是大公爵剧院,是当时米兰最大的剧院,但不幸于1776 年在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同年开始重新兴建,花了1年零9 个月建成后,经过试验,音响效果出奇的好,其建筑设计师朱塞佩·皮耶尔马里尼也因此而得到极高的评价。这座新古典风格的歌剧院,由于建在拆除了的斯卡拉圣母玛丽亚教堂的房基上,故被命名为斯卡拉歌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遭到轰炸,整个演出大厅片瓦无存。战后,意大利政府拨出巨资,以当时最高的标准重建,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剧院之一。200 多年来,斯卡拉歌剧院为世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节目,包括歌剧、芭蕾舞、音乐会等等。许多意大利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家都与这座歌剧院的名字相关联,因此它被西方许多音乐家和歌舞演员视为歌剧圣地,以能在此献艺为荣,故斯卡拉歌剧院有“歌剧之麦加”的称号。 1982年1月25日,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迎来历史上的首次演出,指挥是乐团的创建者克劳迪奥·阿巴多。在乐团的第一个演出季中,乐团还与乔治·普莱特、洛林·马泽尔、沃尔夫冈·萨瓦利什、卡洛·玛利亚·朱里尼等多位指挥大师有过合作。1987年至2005年,里卡尔多·穆蒂担任乐团的首席指挥,并对乐团获得的国际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里卡尔多·穆蒂曾经带领乐团在维也纳艺术节、萨尔茨堡艺术节、鲁塞恩艺术节演出,穿梭于整个欧洲和亚洲。2006年起,乐团开始与多位世界知名指挥开展新的合作。丹尼尔·加蒂指挥乐团在伊斯坦布尔、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进行巡演;郑明勋带领乐团在华沙、莫斯科和柏林巡演;里卡尔多·夏伊执棒带领乐团在英国、爱尔兰、美国和加拿大演出;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乐团在瑞士卢加诺演出。
¥78.00
FLAC | 44.1kHz/16bit 12首单曲
¥78.00
FLAC | 44.1kHz/16bit 6首单曲
¥78.00
FLAC | 44.1kHz/16bit 12首单曲
¥78.00
 全选